IG集团:金融市场预测:2018年市场观察

ACBNews《澳华财经在线》12月11日讯 明年有哪些金融市场应该关注?和我们的分析师一起,找出2018年的潜在市场动力。

1.英镑展望
2018年,英镑(GBP)处于紧要关头,围绕未来英国与欧盟之间关系的问题继续影响市场。英国退欧谈判直至2018年10月才会结束,不过如果最近僵局被打破,这一日期可能会提前。
IG集团市场分析师表示,如果任何一方发表英国正走向“悬崖边缘”的言辞,或就不利条款达成一致,英镑兑其他主要货币可能会大幅贬值。而如果出现“无协议”情形,英镑兑欧元(EUR)甚至会下跌到历史新低。
当然,如果谈判步伐加快,英镑可能会升值。而如果条款有利,市场甚至会转向乐观。考虑到巨大的风险,2018年分析师将首先关注英镑市场。
2.西方股票市场
西方股票市场已经历多年的上涨。在公司回购、全球经济走强和央行政策的驱动下,标普500指数、道琼斯指数、富时100指数和DAX指数自2009年以来一直保持上涨趋势。
但一些分析师和交易者认为股票估值过高,许多市场的市盈率(P/E)已经远超过历史平均水平。一些人士目前认为,信用事件、重大欺诈、利率上升或新规定可能在2018年出现重大调整。而鉴于经济前景光明,另外一些人士认为市场会继续上涨。
如此,多年的上涨趋势是否会持续,或者如预测的那样发生大幅下跌?
3.美国波动率指数
由于全球股市面临的不确定性,明年波动率指数(VIX)将会格外引人关注。该指数根据买入和卖出期权价格分析衡量未来30天标普500指数波动率。我们的分析师列出了明年波动率指数的三种情形:
1.平稳过渡(概率45%):标普500指数公司收益持续增长。波动率指数保持低点,处在9-15%范围。
2.隐秘的通胀冲击(概率35%):通胀上涨速度比美联储(Fed)预期的要快,债券收益率有所上升。波动率指数上涨至18-20%范围。
3.“黑天鹅”事件(概率20%):意外经济事件导致通缩环境。波动率指数上涨至超过30%。
4.美元
由于货币政策和特朗普经济政策变化,明年美元(USD)可能大幅升值。
市场一致预期美联储(Fed)于2018年加息两到三次,以响应失业率下降和消费者支出上升。因此到2019年,利率可能达到2%或以上,导致美元需求上升。
如果唐纳德·特朗普总统能够通过其提议的减税方案,加息的影响可能会放大。共和党人声称,这会提振经济体的就业率和消费者支出,因此如获通过,市场价格可能会反映一些额外的联邦基金利率上升。
但税收改革法案仍需要获得参议院的批准,并与在众议院通过的替代版本达成一致。因此最终法案将采取何种形式和市场将做出什么反应仍有待观察。
所以,2018年美元是否会再次升值?
5.日元和股票
日本银行(BoJ)行长黑田东彦的任期将于2018年4月结束,首相安倍晋三尚未宣布他是否会连任或由其他人接替,这对日元和日本股市而言比较微妙。
黑田东彦在实施货币政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包括创新量化宽松方案,通过日元贬值使日本恢复通胀,并为日本股票提供急需的推动力。他的政策密切遵循首相设计和提倡的经济政策(“安倍经济学”),因此市场一致预期他将连任。
不过如果更为鹰派的人士接替其职位,我们的分析师预计价格会出现大幅调整,日本股票可能会下跌,日元则可能会升值。
6.中国股票
尽管市场担心中国的主权债务水平,但中国经济在2017年继续增长。2018年其经济增长是否会最终放缓?
2010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长主要由债务推动,国有企业和地方政府能够获得大量贷款,为国内和国际投资提供资金支持。目前其债务约为国内生产总值(GDP)的250%,预计大部分债务会成为坏账,这也导致了标普9月将中国的主权债务评级从A+下调至AA-。为解决这一问题,习近平主席开始控制低息贷款,可能会对中国股票造成打击。
但中国政府仍希望在2020年前将GDP翻倍(相比2010年水平),批评者表示贷款增速仍然过快。最坏的情形是中国“债务泡沫”爆发,从而导致金融危机,但鉴于大部分债务由国有企业持有,一些人士认为这种情形不太可能会发生。
有一点可以肯定,全球分析师和交易者将会密切关注习近平主席的下一步计划。
7.石油
油价已经处于两年来高点,但2018年可能继续上涨——如果供需状况如预期那样好转。这些驱动因素很难预测,但美国页岩油产量似乎正在趋稳,且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和俄罗斯的近期言辞表明,他们将继续减产至少至2018年底。
供给似乎将会保持稳定,但全球需求似乎在上升。国际能源署(IEA)和欧佩克最近上调需求预测,表明价格在明年将会上涨。
当然,市场瞬息万变。历史上,欧佩克国家超过产量配额的情况很常见,且经济低迷(尤其在中国)可能会导致需求迅速下降。因此,2018年油价走势仍有待观察。
8.黄金
黄金价格通常与美元和全球股市挂钩,明年可能会出现波动。
美元升值时,投资者通常套现大宗商品并买入美元,因此美元升值时黄金价格可能下跌。但如果西方、中国或日本股票下跌,投资者通常投资相对安全的黄金,因此黄金价格可能会上涨。鉴于巨大的波动风险,2018年分析师将关注黄金市场。
相关阅读
-
特朗普媒体科技宣布注册金融产品商标 推动主题ETF发行
美国总统特朗普的社交媒体公司,正致力于将自己重新定义为一家金融科技公司,继续从“特朗普”这个品牌中牟取更多商业利益。特朗普媒体科技集团周四宣布,已经为旗下定制化ETF产品和单独管理账户产品注册了6个商标,具体的金融产品将在年内推出。
-
微型移动投资平台Raiz Invest Limited (ASX: RZI) 发布季报 活跃客户数与管理资金规模持续增长
连续四个季度实现正运营现金流的澳交所金融科技上市公司 Raiz Invest Limited(ASX: RZI),上周公布了截至2024年12月底的2025财年二季度运营报告。
-
大咖连线|专访中金公司董事长陈亮:AI科技创新将带来投资机遇
中新经纬1月13日电 (罗琨)1月13日至14日,亚洲金融论坛在香港召开。中金公司董事长陈亮在论坛期间接受中新经纬专访表示,在全球经济面临不确定性的背景下,中国经济迎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创新已不再是可选项,而是中国经济实现新一轮高质量增长的核心驱动力。
-
中国央行发布金融稳定报告 拟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增强外汇市场韧性
据《上海证券报》报道,中国人民银行12月27日晚间发布《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24)》(下称“报告”),报告回顾了过去一段时期中国宏观经济、金融行业及金融市场的运行情况,同时展望了下一阶段金融系统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的政策思路。
-
【12.30】今日财经时讯及重要市场资讯
据《上海证券报》报道,中国人民银行12月27日晚间发布《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24)》(下称“报告”),报告回顾了过去一段时期中国宏观经济、金融行业及金融市场的运行情况,同时展望了下一阶段金融系统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的政策思路。
-
CEFC向矿业投资公司RCF注资7500万美元 支持清洁能源转型所需关键矿产开发供应
澳大利亚清洁能源金融公司(CEFC)周一宣布,已向全球另类投资管理公司“资源资本基金”(RCF)投资7500万美元,以增强澳大利亚新兴关键矿产供应,并进一步推动清洁能源转型。
-
网传香港计划为专业投资者免除包括加密货币投资在内的资本利得税
长期以来香港一直致力于强化和提升其作为全球金融及财富管理中心的吸引力,本周有消息称香港计划免除对冲基金、私募股权基金和某些家族办公室的加密货币和其他另类资产的投资收益税。
-
马斯克放话取缔美国“金融业消协” 批其是重复监管的典型
当地时间周三(11月27日),埃隆·马斯克在社交媒体X上回复其他帖文时写道,“取缔CFPB(消费者金融保护局),这类重复的监管机构太多了。”
免责声明:本网所发所有文章,包括本网原创、编译及转发的第三方稿件及评论,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交易操作或投资决定请询问专业人士。
热门点击
-
- 【2.20】今日财经时讯及重要市场资讯
-
- 【2.19】今日财经时讯及重要市场资讯
-
- 【2.18】今日财经时讯及重要市场资讯
-
- 【2.17】今日财经时讯及重要市场资讯
-
- 澳储行宣布将利率下调至4.10% 使通胀回到目标水平仍是当务之急
-
- 上市煤企Whitehaven(ASX:WHC)半年利润大幅增长 维持本财年3500万吨至3950万吨产量指引
-
- a2 Milk奶粉(ASX :A2M)披露 2025上半财年业绩 首次推出派息分红 下月派发
-
- a2 Milk奶粉(ASX :A2M)披露 2025上半财年业绩 首次推出派息分红 下月派发
-
- 【异动股】Neurizon Therapeutics (ASX:NUZ)有望推进“渐冻症”候选药临试 股价应声大涨
-
- 澳洲工党政府颁布禁令并严打土地囤积 致力改善住房供给和可负担性 澳洲地产外来投资或转向
-
- 【异动股】Enlitic Inc (ASX:ENL)暴涨47%:与GE医疗合作 利用人工智能改变医学成像迁移
-
- 【2.21】今日财经时讯及重要市场资讯
-
- 83亿澳元!西澳超大型铁矿石资产出售 交易双方浮出水面
-
- 四大行均预计澳储行周二降息 今年降息次数预期存分歧
-
- CBA联邦银行称澳经济增长已放缓 预计最快下周降息 2025年将步入宽松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