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两大经管部门罕见互怼:央行缘何把矛头对准财政部
2018-07-18 11:46:53
来源:联合早报
作者:杨丹旭 文章类型:转载

中美贸易战阴云不散、国内经济面临下行压力之际,中国两大核心经济部门非但没有联手抵抗风险,反而隔空互怼起来。
据联合早报报道,事缘上星期五(13日)中国财政科学院发布中国财政政策报告的财政蓝皮书,称2017年“积极财政政策效果显著”。当日,中国央行研究局局长徐忠发表文章,批驳“积极的财政政策不是真积极”“没有赤字增加”就是“耍流氓”。
不仅如此,文章还对财政部来了一轮大起底,称其“将一些隐性债务划到政府债务之外,一推了之”“将财政风险转嫁金融部门”,并指“中国的财政部喜欢与美国财政部对比,强调自己的权利太小”。
徐忠还不客气地炮轰“财政透明度很不够,信息披露大而化之,缺少公众监督”,并吐槽财政数据称,“不要说人大代表看不懂财政报表,我也看不懂”。
犀利的笔锋和热辣的言词顿时激起千层浪,文章在互联网上被大肆转载,特别是对中国公共财政体制不健全的批评在圈内引发点赞。
被推上风口浪尖的财政部前天强势回应。署名“青尺”的财政系统官员发文驳斥,并语带戏谑地指金融机构在地方债乱象中,很大程度上扮演着“共谋”或“从犯”的角色,绝不是只会产生幻觉和弱势的“傻白甜”,暗指央行责无旁贷。
文章也不忘给央行揭短,指人民币的“国际地位滞后于中国经济的国际地位”“利率、汇率市场化水平与国内外期望还有不小距离”“决策思路上仍然属于小国央行的特征”,字里行间大有“批评别人之前先自己照照镜子”之意。
央行和财政部是现代国家经济治理中最重要的两个部门,分别掌握货币和财政这两项调控宏观经济的基本政策手段。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反向而行,或是两者配合欠佳并不少见。全球金融危机后,美联储实施量化宽松政策刺激经济增长,时任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就曾因配套的财政政策力度不够,狠批美国财政部袖手旁观,阻碍经济复苏和创造就业。
中国金融系统和财政系统的各部门向来各管一摊,从不同角度参与经济治理,部门利益存在分歧不让人意外。只不过在中国的政治环境下,在职官员的对外立场和论调更强调一致性,部委之间隔空喊话、相互推诿、拆台是极为少见的。此次央行和财政部的矛盾公开化,向外界暴露出金融去杠杆背后部门利益冲突的激化。
信贷紧缩正让中国国内经济经历阵痛,多个地方政府近期传出发不出薪水、要求金融机构不要抽贷等债务问题。“去杠杆用力过猛”的批评不绝于耳之际,一些主张央行“放水”者甚至警告,过度紧缩型去杠杆可能让中国经济崩盘。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央行面对进退两难,既不想背负让中国经济崩盘的历史罪名,又不愿放水让去杠杆前功尽弃。
作为去杠杆主推部门,央行有难言的苦衷。由于财政体系改革滞后,中国地方政府长期以来高度依靠举债,虽然问题的源头出在财政政策,造成的债务风险却最终转嫁给负责金融维稳的央行来处理。有分析就指出,过去10年名义上积极的财政政策,其实是从银行手里要钱,变成了货币扩张。央行此次把火烧到财政部,说白了就是“厌倦了‘灌水’的身份”“不想再背‘灌水’的锅”。
与此同时,掌管政府钥匙的财政部同样有自身利益要寻。虽然财政收入近年来屡创新高,但为了保持漂亮的“赤字”,财政部宁可把经济下行压力的责任推给央行的去杠杆动作,也不愿为地方政府的债务买单。
中国许多改革的推进常常因为权力部门化、部门利益化等问题受到各种阻挠。中国去年设立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并在今年3月展开国务院机构改革,这些动作背后都透露出破除部门利益格局的思路。不过从此次央行和财政部的混战来看,打破部门利益结构的工作依然任重道远,并需要中国高层更大的决心。
(来源/联合早报 文/杨丹旭)
相关阅读
-
潘功胜最新发声!中国政府将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025年2月16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应邀出席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与沙特联合主办的新兴市场经济体研讨会,并作主旨发言。
-
澳储行宣布将利率下调至4.10% 使通胀回到目标水平仍是当务之急
周二,澳储行理事会发布声明,决定将现金利率目标下调至4.10%,并将外汇结算余额的利率下调至4%。声明指出:
-
四大行均预计澳储行周二降息 今年降息次数预期存分歧
在澳储行周二公布最新的利率政策之前,澳大利亚四大银行均预计,澳储行将把现金利率下调0.25%至4.10%。
-
CBA联邦银行称澳经济增长已放缓 预计最快下周降息 2025年将步入宽松周期
ASX澳洲股市市值最大的澳大利亚联邦银行Commonwealth Bank Of Australia(ASX:CBA)最新指出,高企的生活成本继续影响消费需求,澳大利亚经济增长已出现放缓迹象。
-
【2.12】今日财经时讯及重要市场资讯
在半年一度的货币政策主题相关国会听证会首日,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称美国经济增长持续强劲但通胀依然高企,表示美联储对调整利率有耐心,并对过快降息太和过慢降息的风险进行了说明。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称美国经济增长持续强劲但通胀依然高企 未来利率调整将基于对经济前景和风险的均衡评估
在半年一度的货币政策主题相关国会听证会首日,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称美国经济增长持续强劲但通胀依然高企,表示美联储对调整利率有耐心,并对过快降息和过慢降息的风险进行了说明。
-
金价再创历史新高 市场关注美联储政策动向
由于特朗普贸易战的威胁提振了市场对避险资产的需求,隔夜市场黄金价格一度攀升至每盎司2911.72美元,再创历史新高。此前,金价在上周已经上涨2.2%。
-
2024中国各省经济数据全部出炉 广东、江苏、山东稳居GDP总量前三位
据《第一财经》报道,中国31个省份2024年经济数据均已发布,广东、江苏和山东仍然稳居GDP总量前三位,而西藏、新疆,江苏、湖北、安徽、内蒙古和甘肃位居增速榜前三位。
免责声明:本网所发所有文章,包括本网原创、编译及转发的第三方稿件及评论,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交易操作或投资决定请询问专业人士。
热门点击
本周本月
-
- a2 Milk奶粉(ASX :A2M)披露 2025上半财年业绩 首次推出派息分红 下月派发
-
- 澳大利亚王阳明研究会举办“阳明心学与多元文化融合研讨会” 知名专家学者吴光教授出席并作报告
-
- 行业迎来利好政策 锂矿板块集体躁动 助力澳洲股市早盘创出历史新高
-
- 智库称未来10年澳洲电费或上涨近70% 解决方案引争议
-
- 澳元今年以来上涨2.7% 有望继续攀升
-
- 【异动股】年涨6.2倍!Estrella Resources (ASX: ESR)样本分析发现原地表生高品位锰矿 伴随东帝汶锰矿床勘探潜力步步凸显 ESR股价涨幅惊艳
-
- 【异动股】Neurizon Therapeutics (ASX:NUZ)有望推进“渐冻症”候选药临试 股价应声大涨
-
- 紫金矿业战略入股又一澳洲矿企 Predictive Discovery (ASX:PDI)成功募资近7000万澳元 班坎黄金项目最终可行性研究获充分支持
-
- 【异动股】Vitura Health (ASX:VIT)连日飙升:成功收购澳洲领先药用大麻诊所业务Candor Medical
-
- 2023-24财年澳大利亚对外商品与服务贸易顺差为548亿澳元 中国为其最大贸易伙伴
-
- 【异动股】Vitura Health (ASX:VIT)连日飙升:成功收购澳洲领先药用大麻诊所业务Candor Medical
-
- 中国国家移民管理局关于进一步放宽优化外国人过境免签政策的公告
-
- 澳洲私立学校掀起涨价潮 学费最高上涨8%
-
- 澳元今年以来上涨2.7% 有望继续攀升
-
- 澳洲推进可再生能源项目 资金承诺创6年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