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独木难支 央行官媒呼吁财政、监管政策发力
2018-07-20 11:18:30
来源:《澳华财经在线》
编辑:Axin 文章类型:综合报道

ACB News《澳华财经在线》7月20日综合讯 近期,关于中国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的激烈讨论引起广泛关注。
中国央行所属媒体《金融时报》7月20日刊发题为《应对信用收缩货币政策独木难支 财政、监管政策亟须发力》的评论文章称,从货币政策来看,今年以来,央行实施3次降准,再加上中期借贷便利(MLF)等工具,已经投放中长期流动性约2.8万亿元,远超去年全年1.76万亿元的总和。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二季度例会将流动性目标定调由“合理稳定”转变为“合理充裕”。在这一背景下,今年银行间市场资金面持续宽松,货币市场利率降至近年新低。
然而,金融数据表现却不尽如人意,M2和社会融资增速低迷甚至出现背离。今年6月末,M2同比增长8.0%,增速较5月份下滑0.3个百分点,再创历史新低。6月份,新增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18万亿元,同比少增近6000亿元。从上半年来看,1至6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9.1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2.03万亿元。
文章援引中金公司固定收益分析员陈健恒和中信证券固定收益分析师明明的观点,对上述流动性格局进行了解读。
上述流动性格局被陈健恒成称为“广义紧、狭义松”,即严监管导致金融机构资产投放减少,派生的存款也相应减少,广义流动性逐步趋紧,但与此同时,货币政策边际趋松,狭义流动性改善,货币市场利率从年初的高位开始回落。陈健恒同时表示,严监管环境下,狭义流动性的宽松难以传导到广义流动性。因为目前各项金融严监管政策共同导致了金融机构的风险偏好普遍下降,而这种风险偏好下降,不是简单的央行增加流动性投放以及增加信贷额度可以解决的。
“广义流动性偏紧、狭义流动性偏松局面的延续,意味着依靠传统货币政策的刺激,无助于改善目前的严监管下风险偏好下降的局面。”陈健恒表示。
文章指出,货币政策作为总量调节工具,其传导的最终效果受市场预期及宏观环境等多重因素影响。中信证券固定收益分析师明明强调,若要货币政策的效益发挥到最大化,也需要财政政策和监管政策的积极配合。财政政策方面,发力空间仍然有较大余地;监管方面,在表外业务持续收缩的趋势下,应把握监管的力度与节奏,充分考虑市场预期的影响,对业务具有指引性的细则可尽快落地。
“宽货币”难以解决“紧信用”
对于社会融资的低迷,明明表示,资管新规对“影子银行”提供信贷的业务进行严格约束,非标融资持续下降,净融资数月为负,社会融资增速也随之下降,同时,货币政策不断发力,M2基本保持稳定。“整体而言,资管新规堵偏门,非标融资大幅下跌,但正门难开,新增人民币贷款虽然增加,但是难挡社会融资下降态势。”明明称。
明明表示,货币政策边际趋松,中游金融体系却可能因为风险偏好降低,导致流动性无法向实体经济输送,这就是目前“宽货币”无法解决“紧信用”结构性问题的情形。
“越是广义流动性收紧,越是用狭义流动性的宽松来对冲,结果只能导致流动性的分化进一步加剧,旱的旱死,涝的涝死。”陈健恒表示,对于金融体系风险偏好下降的问题,仅仅依靠一两个部委的个别政策,起到的作用也有限。当务之急是需要先稳定货币增速甚至推升货币增速,这也依赖于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以及金融监管力度的适度调整。
财政政策发力空间有较大余地
文章指出,从公共财政收支来看,截至2018年第二季度,全国公共财政收入同比增长10.6%,而全国公共财政支出同比增长7.8%。从赤字率来看,2018年财政赤字率为2.6%,小于前两年3%的赤字率。
“所以不论是从今年上半年公共财政收入增速高于公共财政支出来看,还是2018年安排赤字率降低来看,财政政策发力空间仍然有较大余地。”明明说。
陈健恒表示,上半年财政收入增速仍高于经济和货币增速,而财政支出增速也偏慢,是最近几年最慢的一年,这导致上半年的财政存款增速有所上升,从而挤占企业存款。下半年来看,如果财政支出增速加快,并且加大盘活存量的力度,那么财政存款的支出将有助于企业存款的回升,财政支出也将提供一定的实体利润来源,缓解去杠杆的冲击。
从全国公共财政收入结构来看,2018年上半年中央财政收入在全国公共财政收入的占比为48%, 为近5年最高占比。从全国公共财政支出结构来看,2018年上半年中央财政支出占全国公共财政支出比例为14%,且该比例自2010年后长期保持在15%。明明表示,中央财政收入占比走高,但是中央财政支出力度却在逐步降低,这说明了目前财政结构上欠缺平衡,地方财权和事权不匹配现象依然存在。
监管政策应把握好力度和节奏
从最新的数据来看,信贷放量仍不足以支撑表外业务下降对社会融资的拖累。明明强调,需要警惕监管影响下表外业务收缩过于剧烈对整体经济造成的影响,此时监管的力度与节奏显得尤为重要。
陈健恒进一步表示,金融监管收紧的力度也可以进行适度的调整。尤其是资管新规落地后,具备更多细节的理财新规也是万众瞩目。银行理财都在等待细则落地,以便充分地应对和整改。但理财细则也不宜过于严厉,否则银行的风险偏好下降难以抑制,将导致中小企业的融资更加困难,结构性矛盾难以缓解。
近期市场对于理财新规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由于理财产品已达到30万亿元左右的庞大规模,新规对其自身及对市场都将造成一定的影响;此外,考虑到目前贸易战不断发酵、 经济运行数据不容乐观、债券市场违约预期有所增强等国内外因素,理财新规暂缓出台。
理财作为新型的直接融资方式将客户资金通过债券、非标债权、股权等方式供给有融资需求的企业,为实体经济的发展贡献了力量。但是,资管新规出台后,由于缺乏配套细则的指引,商业银行部分理财业务的发行和退出都受到了抑制。同时,新规暂缓出台引发了市场的多重猜测,部分业务无法按照预期开展。
“因此,不管是从理财对实体经济支持的角度,还是从引导市场预期的角度,理财新规都应当尽快出台。”明明说。
相关阅读
-
美联储古尔斯比警告不要限制央行独立性
据彭博社报道,美国芝加哥联储主席古尔斯比在当地时间周日表示,“强烈希望我们不要陷入货币独立性受到质疑的环境,那将损害美联储的信誉。”
-
美联储官员古尔斯比表示:经济学家们一致认为 货币政策独立于政治干预是极其重要的
美联储官员古尔斯比表示,经济学家们一致认为,货币政策独立于政治干预是极其重要的。希望美国不会陷入一种货币独立性受到质疑的局面。
-
戏剧性一幕!贸易战中俄罗斯卢布成全球表现最佳货币 涨幅远超黄金
在美国政府发动全面贸易战之后,全球金融市场风雨飘摇,但未曾想到的是,俄罗斯卢布成为了今年全球表现最佳的货币,涨幅甚至远远超过了黄金这一传统避险资产。
-
美联储会议纪要:通胀率略高 经济前景不确定性增加
据中新经纬消息,当地时间4月9日,美联储公布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3月18日至19日的会议纪要。美联储同意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维持在4.25%至4.5%之间。
-
美联储传声筒:全球贸易面临世纪大变局 美国货币政策会如何转变?
北京时间周四傍晚,被誉为“美联储传声筒”的知名宏观记者尼克·蒂米劳斯撰文称,面对特朗普试图颠覆全球贸易秩序的举动,美联储的降息决策正变得愈发艰难。
-
特朗普再度催促美联储:物价正在下降,希望央行降低利率
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周一(3月24日)的内阁会议上重申了对美联储降息的呼吁,他继续向央行施压,要求调整货币政策。
-
IMF副总裁:亚洲继续繁荣的关键在于持续推进改革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副总裁奈杰尔·克拉克23日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表示,过去数十年中,随着就业和生产的发展,亚洲走向了繁荣,如今,该地区贡献了60%以上的全球增长,也成为世界上一些最有创新力企业的所在地。
-
土耳其央行出手阻止汇率崩盘!紧急提高隔夜贷款利率200基点
当地时间周四(3月20日),土耳其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召开临时会议,会后宣布将该行隔夜贷款利率提高200个基点(2个百分点)至46%。
免责声明:本网所发所有文章,包括本网原创、编译及转发的第三方稿件及评论,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交易操作或投资决定请询问专业人士。
热门点击
本周本月
-
- 【4.21】今日财经时讯及重要市场资讯
-
- Aft Pharmaceuticals (ASX:AFP)中国市场获突破:2024年全球制药公司在华19起许可交易中独占2起
-
- 12人确诊,1人死亡!悉尼CBD“军团病”疫情持续扩散,卫生厅拉响警报
-
- 浦东向“新”:全新开放平台撬动中国对外开放新维度
-
- “中澳自由贸易协定”签署十周年纪念活动在MA美驰澳大利亚举行
-
- 【澳洲联邦大选动态】 反对党领袖彼得·达顿承诺若胜选将废除新车燃油效率标准(NVES)
-
- 【联邦大选动态】关注育儿难题 !悉尼上北区Bradfield 独立候选人卜妮可呼吁建立全国性普惠早教托儿服务体系 确保每个家庭都能负担得起托儿费
-
- “尚界”正式亮相 问界M8上市8分钟大定破8000台
-
- Xanadu Mines (ASX: XAM)撤回EGM上向紫金矿业转让蒙古项目一半权益的拟议提案 券商MST研报所称潜在第三方收购或将登场?
-
- 浦东向“新”: 浦东开发开放35周年 制度创新破“痛点”探新路
-
- 东西问丨吴光:王阳明良知心学对澳大利亚多元文化有何启示?
-
- 【4.18】今日财经时讯及重要市场资讯
-
- 2025年全球航空公司品牌价值排行榜出炉 南航排名第7澳航跃升至第16名
-
- 澳洲居民区一季度房价涨(跌)幅榜出炉 最高上涨6.2%
-
- 【异动股】RAREX (ASX:REE)发现中国市场以外稀有高品位镓矿 股价持续飙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