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稳定汇率重启逆周期因子 缓解人民币贬值压力
2018-08-27 07:56:50
来源:证券日报
作者:傅苏颖 文章类型:转载


专家表示,此时重启逆周期因子,显示了央行稳定汇率的信心和决心
日前,央行发布公告称,基于自身对市场情况的判断,8月份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行陆续主动调整了“逆周期系数”,以适度对冲贬值方向的顺周期情绪。
“此次央行重启逆周期因子,主要目的是对冲市场顺周期行为,引导市场预期,防止形成过度‘羊群’效应,打击套利资金,进而缓解贬值压力,避免人民币汇率过于偏离基本面。”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金融分析师鄂永健昨日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研究员王有鑫昨日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9月份前后是人民币贬值压力最大的月份,此时重启逆周期调节因子恰逢其时。2017年5月份推出逆周期因子本就是为应对汇率贬值压力,在汇率稳定后逐渐退出,如今汇率贬值压力愈加浓厚,此时再次重启有利于稳定市场情绪。
今年以来,人民币汇率大体上经历了一个“先升后贬”过程,双向波动特征明显。进入6月份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贬值速度加快。
对此,王有鑫表示,本轮人民币贬值主要分两个阶段,4月初至6月14日是小幅贬值阶段,6月15日以来是快速贬值阶段。两个阶段对应着不同的风险源,第一阶段更多是由外部因素诱发,第二阶段风险逐渐蔓延至国内,市场情绪和国内经济增长预期变化导致人民币汇率加速下滑。
鄂永健表示,近期人民币持续明显贬值,引发市场形成贬值预期,跨境资金流动波动加大,6月份、7月份两个月银行结售汇差额连续收窄,但近期贬值主要是美元指数上升和贸易摩擦的冲击所致,中国经济基本面尚好,宏观经济总体保持平稳。
王有鑫认为,此时重启逆周期因子,很好的显示了央行的主动性和前瞻性,可有效避免超调现象和羊群效应的发生,避免国际风险的波动和冲击。同时这也释放了几点信号,一是确定了风险底线,暗示目前汇率水平已接近短期均衡汇率,监管机构不希望汇率再次大幅贬值,冲击市场情绪。二是同样显示了央行稳定汇率的信心和决心,如果形势继续恶化,不排除继续使用其他手段。
针对汇率未来的趋势, 鄂永健表示,在逆周期因子的影响下,市场预期或会有所改变,短期内人民币汇率有望摆脱连续贬值格局,呈现双向波动特征。中期看,美国经济稳步向好、美联储渐进加息、欧日央行保持政策宽松以及部分新兴经济体货币危机条件下,美元指数仍获支撑,加之贸易冲突的影响,人民币仍有一定贬值压力,但中国经济基本面平稳对人民币构成支撑,加之逆周期调节,大幅贬值的可能性不大。
【延伸阅读】
8月以来外汇管理政策密集出台:
1、8月3日,央行宣布,自2018年8月6日起,将远期售汇业务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从0调整为20%。此举在当下人民币贬值压力愈发加大的背景下,旨在抑制彼时外汇市场过度波动,打击跨境外汇套利。
2、8月16日,央行上海总部通知,鉴于近期离岸人民币价格波动较大,即日起,上海自贸区分账核算单元(简称FTU)的三个净流出公式暂不执行,各银行不得通过同业往来账户向境外存放或拆放人民币资金,同时不得影响实体经济真实的跨境资金收付需求。
3、8月25日,逆周期因子重启。
什么是逆周期因子?
2017年5月,为了适度对冲市场情绪的顺周期波动,外汇市场自律机制核心成员基于市场化原则将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模型由原来的“收盘价+一篮子货币汇率变化”调整为“收盘价+一篮子货币汇率变化+逆周期因子”。引入“逆周期因子”有效缓解了市场的顺周期行为,稳定了市场预期。
究竟什么是逆周期因子?根据央行此前说明,报价行“在计算逆周期因子时,可先从上一日收盘价较中间价的波幅中剔除篮子货币变动的影响,由此得到主要反映市场供求的汇率变化,再通过逆周期系数调整得到‘逆周期因子’”,“逆周期系数由各报价行根据经济基本面变化、外汇市场顺周期程度等自行设定”。
财新智库莫尼塔研究首席经济学家钟正生表示,简单来说,逆周期因子就是先通过数学处理提取出前一日人民币收盘汇率变动中的市场供求因素,然后对这一成分进行打折过滤。
对于逆周期因子的作用,按央行其此前所说,就是根据宏观经济等基本面变化动态调整,有利于引导市场在汇率形成中更多关注基本面,可以适度对冲市场情绪的顺周期波动,缓解外汇市场可能存在的“羊群效应”。
实际上,央行引入逆周期因子,也是创造了一种干预外市场的新方式。钟正生称,随着逆周期因子作用于中间价公式中的“市场供求因素”,央行干预外汇市场也进入了新阶段。在逆周期因子引入之前,市场供求带来的人民币贬值力量无外乎有两个出口:
一是,央行消耗外储进行外汇干预,直接管理市场供求;
二是,抵消掉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公式中的保持对一篮子货币汇率稳定的力量,使得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呈现贬值。逆周期因子引入之后,央行又多了一种工具来管理市场供求带来的人民币贬值力量,即如前所述的通过逆周期系数对之进行打折过滤。
【相关报道】
全球一夜变天:美元多头倒戈 交易员翻多人民币
空头被打爆!人民币千点大反攻 昨夜央行再出招剑指离岸话语权
1000点大逆转!人民币空头“爆仓” 换10万美元当天亏损1部iPhoneX
人民币重启“逆周期因子” 弹性是否会扩大?
(原标题:逆周期因子重启 缓解人民币贬值压力)
相关阅读
-
高盛上调金价预测 年底剑指3100美元
高盛表示,由于央行对黄金的需求持续增长,决定上调黄金价格预测,将2025年底的目标价从每盎司2890美元上调至每盎司3100美元。
-
欧洲央行霍尔茨曼:通胀低于2%的目标风险不是降息的理由
欧洲央行霍尔茨曼表示,通胀低于2%的目标风险不是降息的理由。现在以及3月之后,支持再次降息的决定越来越困难。
-
日本央行最“鹰”官员放话:要在一年内将基准利率翻倍
日本央行审议委员田村直树(Naoki Tamura)最新表示,该行有必要在明年第一季度结束前至少加息两次,以遏制物价的上行风险。当地时间周四...
-
降息与加息交织 各国央行货币政策演绎“分化”格局
纵观当前全球央行货币政策格局,“分化”无疑是一大关键词。过去一段时间,海外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调整密集落地,议息结果各异,宽松与紧缩并行。
-
加拿大央行连续第六次降息 称美国关税威胁造成重大不确定性
中新社多伦多1月29日电 (记者 余瑞冬)加拿大央行1月29日宣布将基准利率即隔夜拆借利率下调25个基点,由3.25%降至3%。此举符合市场普遍预期。加央行同日发布的1月货币政策报告强调,来自美国的新关税威胁正造成“重大不确定性”。
-
增长乏力压倒通胀担忧 欧洲央行第五次出手降息 后续还有?
当地时间周四(1月30日),欧洲央行宣布将三大关键利率下调25个基点,这也是该行连续第四次、去年6月份以来的第五次降息。
-
加央行如期降息+结束量化紧缩 公布特朗普关税影响测算
北京时间周三深夜,加拿大央行公布1月利率决议,如期进行连续第6次降息,同时发布对潜在“特朗普关税”影响的评估。
-
欧洲央行管委Holzmann:欧洲央行最好在再次降息之前“再等一等”
欧洲央行管委Holzmann表示,欧洲央行最好在再次降息之前“再等一等”。Holzmann认为,如果现在降息,那么欧洲央行将面临稍后需要加息的危险。
免责声明:本网所发所有文章,包括本网原创、编译及转发的第三方稿件及评论,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交易操作或投资决定请询问专业人士。
热门点击
本周本月
-
- 澳大利亚王阳明研究会举办“阳明心学与多元文化融合研讨会” 知名专家学者吴光教授出席并作报告
-
- a2 Milk奶粉(ASX :A2M)披露 2025上半财年业绩 首次推出派息分红 下月派发
-
- 行业迎来利好政策 锂矿板块集体躁动 助力澳洲股市早盘创出历史新高
-
- 智库称未来10年澳洲电费或上涨近70% 解决方案引争议
-
- 澳元今年以来上涨2.7% 有望继续攀升
-
- 【异动股】年涨6.2倍!Estrella Resources (ASX: ESR)样本分析发现原地表生高品位锰矿 伴随东帝汶锰矿床勘探潜力步步凸显 ESR股价涨幅惊艳
-
- 【异动股】Neurizon Therapeutics (ASX:NUZ)有望推进“渐冻症”候选药临试 股价应声大涨
-
- 紫金矿业战略入股又一澳洲矿企 Predictive Discovery (ASX:PDI)成功募资近7000万澳元 班坎黄金项目最终可行性研究获充分支持
-
- 【异动股】Vitura Health (ASX:VIT)连日飙升:成功收购澳洲领先药用大麻诊所业务Candor Medical
-
- 2023-24财年澳大利亚对外商品与服务贸易顺差为548亿澳元 中国为其最大贸易伙伴
-
- 【异动股】Vitura Health (ASX:VIT)连日飙升:成功收购澳洲领先药用大麻诊所业务Candor Medical
-
- 中国国家移民管理局关于进一步放宽优化外国人过境免签政策的公告
-
- 澳元今年以来上涨2.7% 有望继续攀升
-
- Commonwealth Bank (ASX:CBA)联邦银行2025上财年收入盈利双增 中期每股税后净利分红2.25澳元
-
- 澳洲推进可再生能源项目 资金承诺创6年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