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三大指数收跌:创业板指跌近2% 有色金属与酿酒板块领跌
A股三大指数今日集体收跌,其中沪指与深证成指跌幅超过1%,创业板指跌幅接近2%。两市成交额连续6天突破万亿,今日达到1.21万亿元。行业板块几乎全线下跌,有色金属与酿酒行业领跌。北向资金今日小幅净买入8.94亿元。
具体来看,沪指收盘下跌1.08%,收报3531.50点;深证成指下跌1.33%,收报15115.38点;创业板指下跌1.84%,收报3092.86点。
对于后市大盘走向,机构纷纷发表看法。
中信证券认为,年初增量资金集中建仓驱动市场脉冲式上行和结构分化加剧,随着建仓急迫性的下降,市场上涨和分化的节奏都将有所放缓,回归慢涨轮动,同时二三线品种的投机性抱团或将延续瓦解趋势。在配置上,从景气角度出发建议紧扣顺周期主线,把握海外工业品涨价补库存以及国内可选消费轮动两个趋势,重点关注有色金属、汽车、家电、家居等;从长期成长角度出发建议围绕科技、国防、粮食、能源和资源“五大安全”战略布局当前仍具高性价比的品种,包括半导体、消费电子、种植链和种子、军工等;此外,建议战略性增配性价比更优的港股,重点关注互联网、消费电子、教育、农业、上游原材料和金融板块的龙头。
中信建投表示,2021年一季度是全年行情最好的阶段,市场表现优异。建议投资者抓住当前的窗口期,但要密切关注疫情发展、去杠杆节奏和监管态度带来的波动。2021年更重要的是选择行业的方向,坚持看法。军工、光伏、新能源汽车得到市场持续青睐;制造业中芯片制造、云计算、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数控机床及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等值得长期坚持。具备全球竞争力的龙头公司将获得持续溢价。
海通证券认为,2021年A股市场有望迎来基本面和情绪面共振,2021年将是股市大年。2021年股市将从20年的爆发期转变为由基本面和情绪面驱动的泡沫期,今年将是“股”舞人心的一年。预计A股净利累计同比增速将持续回升至2021年3季度,ROE持续回升至2021年Q4,2021年全部A股预测净利同比增速为15%,A股市场高点可能在下半年。展望各行业表现,电动车、光伏、白酒等板块并非2021年最牛板块。2021年重视科技软件、内容、应用端,以及内需中大众消费。2021年科技和消费两大赛道未变,但从市场表现看会有新的子行业出现,这些子行业有望于4月份确认,重视科技的内容和应用端,消费中的大众消费。春季行情已经开始,中短期继续关注后周期的金融补涨机会。
华泰证券预计,春季行情的微笑曲线效应有望继续演绎,主要指数正收益率的确定性较高;行业的分化有望随北水的逆势买入而收敛,大小市值的分化或在春节后有边际收敛;建议区别对待“抱团”品种,资金和资产两端考虑,电新抱团压力或小于食饮板块。建议继续关注:1)受益于春季躁动期间流动性偏松、年报/一季报预计向好、性价比有所凸显的TMT;2)受益于碳中和目标、高景气的新能源链;3)出口链、冷冬效应、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等影响的相关行业,如汽零、家电、农牧、军工等;中期主线建议继续配置受益于全球再通胀和制造业投资周期回升的大宗、制造。
国泰君安指出,无风险利率下行预期,叠加配置思路由“自下而上选股”主导是当前抱团的核心本质,春节前难见瓦解。同时,抱团难瓦解也意味着风格难切换,继续推荐高景气方向。当前风格切换的难度较大。海内外抱团的本质是趋同的,均是集中追逐“确定性溢价”。高位震荡,结构短期内推荐军工/银行/券商/有色/石化。景气抬升下,军工是全年机会。除此之外,看好短期景气较好的银行/券商。中期看,继续看好三朵金花:1)全球原材料周期,铜/铝/石化/基化;2)可选消费,酒店旅游/化妆品/白酒/汽车/家电;3)新能源科技。
广发证券研判,流动性宽松驱动“春季躁动”,美国民主党“蓝潮”海外risk-on助力,清晰的盈利上升周期中若金融条件未大幅紧缩,A股仍处“春季躁动”。但当前“指数上涨+广度下降”的背离难以持续,预计短期将震荡加剧,后再以广度的上升实现两者弥合。历史经验来看“指数涨+广度下降”的背离一般持续不会超过10周,而当前持续8周的分化行情正接近历史上限;其次,21年点燃新年热情的“爆款新基”虽然仍会带来增量,但目前热门抱团行业的估值位置不断上移,显然并非新基金建仓的最优考量。建议布局需求主导叠加短期供需缺口“涨价”主线,以顺周期属性为主。配置建议:1。 疫苗交易下出口链及出行链的“可选消费”(汽车/休闲服务/家电);2。 “涨价”主线的顺周期及科技(有色金属/半导体/新能源);3。 景气拐点确认的低估低配大金融(银行、非银)。主题投资关注国企改革(上海深圳国资区域实验)。
中金公司预计,短期市场情绪可能在波动中继续升温。市场整体估值已经不低,沪深300指数前向市盈率已经上升至13.6倍,处于历史中等偏高水平(历史均值12.6倍),其中非金融部分20.9倍,已经处于历史均值向上一倍标准差附近。根据历史统计,在这样的估值水平之下,对指数未来12个月收益率不能有太高预期,中期关注市场波动上升的风险。全年来看,2021年市场增长与政策将呈现“一进一退”的态势,市场判断轻指数、重结构。建议关注如下几个结构性领域:1)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上游;2)关注电子半导体等科技硬件自下而上、逢低吸纳机会;3)消费在2021年可能在低基数上继续复苏,仍是自下而上选股的重点方向,包括家电、汽车及零部件、家居、酒店、其他可选消费、食品饮料、医药等;4)周期性行业中,关注后续景气程度可能继续改善、估值不算高的部分金属原材料、原油产业链等。
安信证券分析,12月以来流动性的边际改善已经提前开启了春季行情,目前全球疫情出现一些不确定性,流动性宽松环境有望持续,美国民主党掌控参议院后,全球通胀预期提升,A股春季行情尚未结束,部分涨价品种可能出现一波新的机会。行业上重点关注:军工、农业、化工、有色、电子(Mini Led、半导体、苹果链)、新能源汽车、光伏、白电、机械、券商等;主题重点关注:碳中和、生物育种、高端制造等。
开源证券判断,“躁动”不是逻辑起点,为更好的周期行情做好准备:跨年行情临近结束,春季躁动短期缺乏基本面基础。继续抱团的性价比正在不断降低,市场短期的波动可能会因此而上升。着眼于未来,更为广泛的机遇将存在于海外复苏与国内出口和制造业的产业链中,疫苗接种与疫情控制节奏的不同将继续让部分供给格局更好且需求更快的周期行业将先受益。建议投资者为更好的周期行情做好准备,布局三条主线:(1)全球再通胀与海外复苏共振:油服、炼化、化纤、氟化工、铜、铝、焦煤;(2)出口与制造业复苏:钛白粉、照明、机械设备和家居;(3)随经济修复,资产端质量改善的银行以及在经济复苏中资产负债端均改善的保险,同样的,房地产的长期价值正在出现。
粤开证券认为,春季躁动、抱团股是近期市场的主旋律,A股将少数板块、少数个股的狂欢再次演绎到极致。资金方面,一是,2021货币政策“稳”字当头;二是,北上阶段净流入或已进入下半场,北上净流入渐入佳境。资金面宽裕叠加每年3月的两会预期,都对助推市场上行有积极影响,A股的“春季躁动”行情有望延续。配置上,建议当下紧握“春季躁动”主线。关注以电子、计算机、电气设备为代表的科技股;北上核心重仓的医药生物、家用电器为代表的大消费股;以及景气度上行的品种,如半导体、军工、新能源汽车等。
(文章来源:东方财富研究中心)
相关阅读
-
A股利好回购、重要股东增持出现“井喷式”爆发
最近一周,A股回购、重要股东增持出现“井喷式”增长。数据显示,最近一周(4月6日至4月12日),A股重要股东二级市场增持金额合计达到60.47亿元。
-
力挺中国资产!外资机构齐发声 A股年内有望跑赢发达市场
4月以来,受美国关税政策冲击,美股、欧股和亚洲股市均呈现剧烈震荡,此前走势强劲的中国科技股也显著回调。近日,富达、联博、路博迈、景顺等多家外资机构集体发声,在其看来,多重优势支撑下,中国市场具有明显韧性,有望在经历短期震荡后延续此前上涨趋势。
-
DeepSeek点燃A股人工智能“投资热”
中新社北京2月27日电 (记者 陈康亮)尽管近期中国A股主要股指遭遇震荡,但结构上亮点纷呈,特别是在DeepSeek引领下,A股人工智能(AI)相关板块表现亮眼。
-
中国证监会:稳步提高中长期资金投资A股规模和比例
中国证监会党委书记、主席吴清在2025年第2期《新型工业化》发表的署名文章《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功能 更好服务新型工业化》提到,推动形成“长钱长投”的制度环境,稳步提高中长期资金投资A股规模和比例。
-
中国A股市场正经历从规模扩张向高质量发展转变
新年伊始上交所最新披露的2025年1月A股新开股票账户数据显示,本年元月新增个人投资者A股账户156.3888万户,机构投资者新开户数为0.6097万户。
-
杨德龙:全球资金扫货中国资产,新能源等行业或更受关注
高盛最新发布的一份全球资金流向报告显示,在截至10月30日的四周内,全球资金合计净流入股票市场636.28亿美元。其中,美股获得372.28亿美元净流入,A股市场获得243.85亿美元净流入。
-
沪深两市成交量超两万亿元,中信证券涨停
A股三大指数周四午后拉升,沪指现涨1.71%,深成指涨1.42%,创业板指涨2.38%。市场交易保持活跃,两市成交额再超两万亿元。
-
券商板块再狂飙,东方财富半日成交375亿!6家公司将首发三季度“红包”
5日,A股三大股指集体走高,券商概念整体大涨。今日早盘,随着指数持续攀升,券商概念一度领涨两市。截至午盘,第一创业、华林证券涨停,东兴证券涨超9%,国联证券、东北证券、哈投股份、中国银河等均大幅跟涨。
免责声明:本网所发所有文章,包括本网原创、编译及转发的第三方稿件及评论,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交易操作或投资决定请询问专业人士。
热门点击
-
- Aft Pharmaceuticals (ASX:AFP)中国市场获突破:2024年全球制药公司在华19起许可交易中独占2起
-
- 【4.21】今日财经时讯及重要市场资讯
-
- 12人确诊,1人死亡!悉尼CBD“军团病”疫情持续扩散,卫生厅拉响警报
-
- “中澳自由贸易协定”签署十周年纪念活动在MA美驰澳大利亚举行
-
- 【澳洲联邦大选动态】 反对党领袖彼得·达顿承诺若胜选将废除新车燃油效率标准(NVES)
-
- 【联邦大选动态】关注育儿难题 !悉尼上北区Bradfield 独立候选人卜妮可呼吁建立全国性普惠早教托儿服务体系 确保每个家庭都能负担得起托儿费
-
- 浦东向“新”:全新开放平台撬动中国对外开放新维度
-
- “尚界”正式亮相 问界M8上市8分钟大定破8000台
-
- 2025年澳洲富豪Top-250排行榜出炉 Gina Rinehart蝉联榜首
-
- Xanadu Mines (ASX: XAM)撤回EGM上向紫金矿业转让蒙古项目一半权益的拟议提案 券商MST研报所称潜在第三方收购或将登场?
-
- 东西问丨吴光:王阳明良知心学对澳大利亚多元文化有何启示?
-
- 【4.18】今日财经时讯及重要市场资讯
-
- 2025年全球航空公司品牌价值排行榜出炉 南航排名第7澳航跃升至第16名
-
- 股市暴跌机构寄语投资人坚持长期投资策略 市场调整打开另外一扇窗中国资产未来可期
-
- 澳洲居民区一季度房价涨(跌)幅榜出炉 最高上涨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