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端干旱压断欧洲经济命脉:燃料运输成本上涨8倍,GDP损失或达0.5%
极端高温干旱,正在摧毁欧洲的经济命脉。
绵延1300多公里长的莱茵河源自瑞士阿尔卑斯山的山区,流经德国最重要的工业区,并在全欧最大海港荷兰鹿特丹附近流入北海,堪称是整个欧洲大陆的经济命脉。
承载了“欧洲经济火车头”德国的80%水运货物,莱茵河航道上常年运送煤炭、铁矿石、石油、建筑材料等原料,其中,石油贸易规模达到40万桶/天。化学巨擘巴斯夫、钢铁制造商蒂森克虏伯等,都仰赖这条航道运输原料。
然而,这个夏天席卷全欧的干旱,正在不断蒸发莱茵河的水量。8月12日,莱茵河部分关键河段已下降到40厘米。这个水位意味着,运动商品船舶成本将大大增加。
正常情况下,要想让一艘满负荷的货船安全通过莱茵河的狭窄河道,至少需要1.5米的最低水位,但现在,所有的货船只能大幅减少装载量才能行驶,后续的运输成本也随之大幅提高。几个月前,在莱茵河上运送燃料,每吨成本仅25欧元(约合人民币173元),而现在已经涨到了每吨200欧元(约合人民币1383元),上涨了整整8倍。
这还不是最糟糕的,德国联邦水路和航运管理局预计,水位还将继续下降,到8月15日,位于莱茵河中游的考布河段水位将降到33厘米。
2018年,欧洲也曾遭遇一场干旱,莱茵河的水位一度下降到25厘米的历史最低值,直接导致航道历史性的断航,造成50亿欧元(约合人民币346亿元)损失。
欧盟委员会联合研究中心研究员安德里亚警告称,今年的干旱比2018年更极端,也许是欧洲500年来最严重的一次。
德国官员们也担忧,这一次的损失,与2018年相比只会更多,时间更持久。接下来几天,莱茵河上部分航运恐怕将会停止,沿岸的企业和工厂,也可能会被迫停工停产。
凯投国际宏观经济咨询公司预计:“莱茵河水位降低,让德国经济衰退的可能性更大了。”
欧洲河流干涸了
欧洲正遭遇现代史上最严重的干旱和高温,多条河流几近干涸。
多瑙河穿过中欧到达黑海,是欧洲粮食贸易最重要通道。此前7月22日,土耳其、俄罗斯、乌克兰和联合国代表就黑海“粮食走廊”签署协议,希望借此缓解全球粮食危机。
然而,多瑙河中下游地区的水位急剧下降,已严重影响了粮食运输。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附近的多瑙河水位在过去三周内下降了1.5米,附近的韦伦斯湖的大部分地区已经变成了一片干涸的泥浆,附近一些小船已经搁浅。
同时,8月初,德国巴伐利亚境内的多瑙河水温已连续7天超过25摄氏度。当地政府表示,水温甚至有可能会升至26.5摄氏度。过高的水温会导致河水含氧量降低,一旦含氧量降至每升6毫克以下,多瑙河中的鳟鱼将无法生存。如果水温继续升高,当地政府将会为了生态平衡,叫停河道施工项目和废水处理设施。
在英国,由于旱情严重,泰晤士河原来的源头彻底干涸,现在的源头已经偏离了8公里。英国河流信托基金会表示,在伦敦以西约80公里的克里克莱德,附近的泰晤士河河段也没有水了。英国的生态专家表示,这是他们第一次看到这种情况。
8月11日,法国最长的河流卢瓦尔河部分干涸,大片河床裸露,某些地方甚至可以步行。位于卢瓦尔河畔的贝尔维尔核电站也被限制运行,因为核电站通常都会建在河边上,只有通过河水,才能对核反应堆进行有效降温。而正值夏日炎炎的此刻,却是法国人电力需求最高的时候。
波河是意大利最长的河流,是意大利北部饮用水、农田灌溉和水力发电的重要水源。根据波河天文台的数据,许多地区已经超过100天没有下雨。低水位甚至让一枚曾被淹没的二战期间遗留的炸弹现身河岸。
河流在欧洲内陆运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上述几大主要河流都是欧洲诸国重要的经济命脉和生态平衡的保障。数据显示,欧洲河流每年为每位欧盟居民提供的货运总重超过1吨,河道运输为地区经济贡献约8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394元)。
经济雪上加霜
在这波热浪之前,欧洲就已经在面对棘手的经济困境:史上最高的通货膨胀、俄乌冲突导致的能源短缺,还有货币政策空间受限。
高温和干旱,让本就困难的经济状况雪上加霜。
受高温影响,欧洲的能源物流链遭遇瓶颈。由于欧盟对俄制裁导致俄减少对德能源供应,德国政府开始动用封存的煤电产能,希望弥补能源缺口。而此次发生的航运混乱却破坏了德国重启煤电站的计划。
受影响的不仅仅是德国,意大利农业也因为高温遭受重挫。意大利农牧协会(Coldiretti)的数据显示,干旱引发的野火,对意大利造成平均每公顷1万欧元的损失,而且重建的时间可能需要耗时15年。该协会估计,干旱所造成的生产损失,将会使得意大利的小麦生产下降15%。
热浪也让欧洲的能源基础建设承受更高的压力,导致法国多座核电站被迫关闭,连接英国与比利时的天然气管线,也因为气温太高而停摆。挪威天然气营运商Grassco AS亦宣布,由于天气过热,供给英国的天然气管线必须减量作业。
对供应的持续担忧,也让欧洲天然气价格连续4个星期上涨。
7月29日,欧盟统计局公布的初步数据显示,经季节调整后,今年二季度欧元区国内生产总值(GDP)环比增长0.7%,欧盟GDP环比增长0.6%。
分析人士认为,尽管二季度实现增长,但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后经济重启效应消退,能源危机、高通胀和货币政策收紧三重压力叠加或将加重欧洲经济衰退隐忧。
事实上,已经有学者研究并预计,近期的热浪造成整个欧洲GDP损失达0.3%-0.5%,同时也间接影响了劳动力的工作效率。欧盟分析师加西亚表示,高温会对人的生理和认知能力造成伤害,让他们工作表现更差。
学者预测,如果不能阻止全球暖化的速度,到2060年时,每次热浪对欧洲GDP的损失会达1.14%,是1981年到2010年间的5.7倍之多。
文章来源:时代周报
相关阅读
-
欧洲主要股指多数收跌 德国DAX30指数跌0.53%
每经AI快讯,2月21日,欧洲主要股指多数收跌,德国DAX30指数跌0.53%,英国富时100指数跌0.57%,法国CAC40指数涨0.15%,欧洲斯托克50指数跌0.06%。
-
美国据称对欧洲承诺:不会在和平协议达成前就解除对俄制裁
据媒体援引消息人士报道,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告诉欧洲盟友,特朗普政府不会在达成和平协议之前,就解除对俄罗斯的制裁。
-
欧洲主要股指集体收跌 德国DAX30指数跌1.88%
欧洲主要股指集体收跌,德国DAX30指数跌1.88%,英国富时100指数跌0.63%,法国CAC40指数跌1.17%,欧洲斯托克50指数跌1.35%。
-
欧洲主要股指多数上涨 德国DAX30指数涨0.22%
欧洲主要股指多数上涨,德国DAX30指数涨0.22%,续创新高;英国富时100指数跌0.03%,法国CAC40指数涨0.32%,欧洲斯托克50指数涨0.28%。
-
欧洲央行霍尔茨曼:通胀低于2%的目标风险不是降息的理由
欧洲央行霍尔茨曼表示,通胀低于2%的目标风险不是降息的理由。现在以及3月之后,支持再次降息的决定越来越困难。
-
押注日元同时规避美元风险 投资者选择借道欧洲货币
投资者越来越多地使用欧洲货币而不是美元,来为日元押注提供资金,因为他们希望从主要经济体分化的利率路径中获利。
-
标普警告:特朗普军费要求或影响欧洲信用评级
全球三大信用评级机构之一标准普尔发布报告称,如果欧洲北约成员国按照美国总统朗普的要求大幅增加国防开支,那么它们的信用评级可能会受到影响,尽管这可能推动该地区联合发行债务。
-
投资、投资、投资 法国也要为AI而战
随着DeepSeek横空出世,越来越多国家担忧自己正在输掉AI这场竞赛。法国总统马克龙就在巴黎召开的人工智能行动峰会上,宣布加大对欧洲人工智能企业的投资,让法国与欧盟合作拯救欧洲人工智能产业。
免责声明:本网所发所有文章,包括本网原创、编译及转发的第三方稿件及评论,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交易操作或投资决定请询问专业人士。
热门点击
-
- 【2.20】今日财经时讯及重要市场资讯
-
- 【2.19】今日财经时讯及重要市场资讯
-
- 【2.18】今日财经时讯及重要市场资讯
-
- 【2.17】今日财经时讯及重要市场资讯
-
- 澳储行宣布将利率下调至4.10% 使通胀回到目标水平仍是当务之急
-
- 上市煤企Whitehaven(ASX:WHC)半年利润大幅增长 维持本财年3500万吨至3950万吨产量指引
-
- a2 Milk奶粉(ASX :A2M)披露 2025上半财年业绩 首次推出派息分红 下月派发
-
- a2 Milk奶粉(ASX :A2M)披露 2025上半财年业绩 首次推出派息分红 下月派发
-
- 【异动股】Neurizon Therapeutics (ASX:NUZ)有望推进“渐冻症”候选药临试 股价应声大涨
-
- 澳洲工党政府颁布禁令并严打土地囤积 致力改善住房供给和可负担性 澳洲地产外来投资或转向
-
- 【异动股】Enlitic Inc (ASX:ENL)暴涨47%:与GE医疗合作 利用人工智能改变医学成像迁移
-
- 【2.21】今日财经时讯及重要市场资讯
-
- 83亿澳元!西澳超大型铁矿石资产出售 交易双方浮出水面
-
- 四大行均预计澳储行周二降息 今年降息次数预期存分歧
-
- CBA联邦银行称澳经济增长已放缓 预计最快下周降息 2025年将步入宽松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