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部门重磅发声,资本市场迎来“政策红包”!一文速览发布会干货要点
财联社1月23日讯,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日上午9时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吴清和财政部副部长廖岷、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李忠、中国人民银行党委委员邹澜、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肖远企介绍大力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促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证监会主席吴清:今年起每年新增保费的30%用于投资A股 第二批保险资金长期股票投资规模不低于1000亿元
证监会主席吴清介绍,将抓紧推动第二批保险资金长期股票投资试点落地,规模不低于1000亿元。在现有基础上,引导大型国有保险公司增加A股投资规模和实际比例,其中从2025年起每年新增保费的30%用于投资A股。
吴清:引导上市公司给投资者过年发红包
吴清表示,在资产端将增强基本建设,着力推动上市公司质量和投资价值。去年制定了上市公司的市值管理规则,回购增持、分红等政策,去年全年上市公司分红有2.4万亿,多次分红企业不少,有条件的企业九成实现了分红,预计会有超过310家公司在春节前分红,将是去年同期家数9倍。引导上市公司给投资者过年发红包,春节前两月有约310家上市公司实施“春节分红”3400多亿元。
吴清:中长期资金入市明确硬指标:未来三年公募基金持有A股流通市值每年至少增长10%
吴清表示,《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明确未来三年公募基金持有A股流通市值每年至少增长10%。对于商业保险资金,力争大型国有保险公司从2025年起每年新增保费的30%用于投资A股。
吴清:中长期资金明确全面实施长周期考核
吴清表示,《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公募基金、国有商业保险公司、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年金基金都要全面建立实施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大幅降低国有保险公司当年度经营指标考核权重,细化明确全国社保基金五年以上长周期考核。
吴清:打通中长期资金入市的卡点堵点
吴清表示,大事不过夜,只争朝夕,六部委最新印发了《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聚焦公募基金、商业保险、社保基金、养老金等中长期资金入市的卡点堵点问题,提出一系列具体举措,既立足当下,确定了各类中长期资金入市、提高投资规模和比例,更着眼长远,重点引导商业保险资金、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企(职)业年金基金、公募基金等中长期资金进一步加大入市力度。
吴清:继续沟通协作确保实施方案落地
吴清表示,大力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是系统工程,下一步各部门将继续加强沟通协作,随着实施方案各类举措落地,将进一步提升中长期资金的权益配置能力,稳步扩大投资规模,改善资本市场资金供应结构,也将有助于中长期资金提升长期投资的回报,践行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的理念,更好的实现中长期资金保值升值,促进资本市场平稳健康运行。
吴清:2025年将进一步降低基金销售费率 预计每年合计可以为投资者节约约450亿的费用
吴清表示,公募基金是资本市场重要的机构投资者和买方力量,要通过专业投资服务帮助投资者分享企业成长。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公募基金规模从2019年的13万亿元达到了去年年底的33万亿元。吴清指出,受股市波动影响,部分权益类基金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亏损,公募基金行业中出现了经营理念偏差、投资行为短期化等问题。去年以来有一些针对性的改革举措,初步形成了改革方案。完善基金公司的治理和定位,加强党对基金行业的领导,牢固树立以投资者为本的经营理念,全面加强长周期业绩考核,进一步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和薪酬管理制度,防止出现重规模、轻回报的情况,进一步稳步降低公募基金的综合费率,2025年还将进一步降低基金销售费用,预计每年合计为投资者节约大概450亿元的费用。
吴清:引导基金公司将每年利润的约定比例自购旗下权益类基金
吴清表示,引导基金公司将每年利润的约定比例自购旗下的权益类基金。
吴清:大力发展权益类基金 加快推进指数化投资发展
吴清表示,强化功能发挥,大力发展权益类基金。推出更多适配投资者需求的产品,加快推进指数化投资发展,强化监管分类评价引导,督促提升核心投研能力。
吴清:强化对基金投资交易行为的引导和约束
吴清表示,加强监管执法,切实保护投资者利益,强化对基金投资交易行为的引导和约束,坚决纠治高换手率、风格漂移等过度投机行为。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查处力度,严厉打击基金投资中的违法案件。
吴清:多措并举做强活跃并购重组市场
吴清表示,证监会将不断提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多措并举做强活跃并购重组市场,上市公司也要增强主动回报投资者的意识,通过现金分红,回购增持等提高自身吸引力,为市场提供更多优质标的。
吴清:不断丰富适合中长期投资的产品和工具供给
吴清表示,在交易端,证监会将不断丰富适合中长期投资的产品和工具供给,允许公募基金、商业保险、社保基金、企业年金等作为战略投资者参与上市公司定增,在参与新股申购、上市公司定增、举牌认定标准方面,给予银行理财、保险资管与公募基金同等政策待遇。进一步扩大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操作规模。
吴清:突出保护投资者 提升监管执法的精准性有效性
吴清表示,要进一步提升证监会监管执法的精准性有效性,突出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针对性完善对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的行为约束,包括对恶意造假,严重侵害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的控股股东、实控人的违法行为进行约束,推动健全特别代表人诉讼制度。
证监会主席吴清:外资是A股的重要资金来源
吴清表示,证监会不断完善资本市场外资政策,深入推进市场、产品、机构对外开放,优化境外上市备案制度,拓宽资本市场跨境互联互通,支持外资机构在中国开展业务,已有26家外资控股或外商投资的证券、基金公司获批,外资参与中国资本市场的便利性和稳定性提升,从外资参与市场情况来看,有866家的QFII获得了投资资格,持有A股3万亿人民币,外资是A股的重要资金来源,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中长期资金,包括全球知名的养老金、商业保险基金等。
财政部副部长廖岷:考虑将净资产收益率的长周期指标考核权重调整至不低于60% 增加更多长资金入市
财政部副部长廖岷表示,下一步将《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要求,进一步推动保险资金的入市,对国有商业保险公司长周期的考核制度进行修订。主要考虑一是提高经营效益类指标里面的长周期考核权重,如净资产收益率的长周期指标考核权重调整至不低于60%,增加更多长资金入市,考核周期更加适配长周期资金投资的周期;二是实施国有资本保值增值指标的长周期考核,实现所有者权益稳定增长和国有资本的保值增值;三是推动国有商业保险公司提高投资管理能力。
廖岷:将进一步提高全国社保基金投资的力度和灵活度
财政部副部长廖岷表示,将进一步提高全国社保基金投资的力度和灵活度。
廖岷:正在研究全国社保基金长周期考核体系
廖岷表示,财政部将抓紧落实《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要求,正在抓紧做好两项工作。一是优化完善全国社保基金投资管理制度。将修订全国社保基金境内投资有关管理办法,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对于反馈意见,正在抓紧研究。修订后的办法,结合金融市场最新发展形势,优化了不同投资品种比例,进一步提高全国社保基金投资力度和灵活度。二是健全全国社保基金投资运行长周期考核体系。正在研究全国社保基金额长周期考核体系,细化完善五年以上长周期考核机制要求,拟从风险管理、保值增值等维度对基金投资运营情况进行考核。
人社部:在确保基金安全下推动基金取得稳健投资收益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李忠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人社部将在确保基金安全的前提下,按照规范、稳健、专业化、市场化运作的原则,更加注重基金中长期收益,健全长周期考核机制,持续完善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企业职业年金基金的投资政策,健全投资监管体系,推动基金取得稳健投资收益。通过科学合理的资产配置与稳健的投资策略,能够实现社保基金保值增值。
金融监管总局副局长肖远企:鼓励保险资金稳步提升股市投资比例
金融监管总局副局长肖远企23日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将进一步优化完善保险资金投资政策,鼓励保险资金稳步提升股市投资比例,特别是大型国有保险公司要发挥“头雁”作用,力争每年新增保费30%用于投资股市,力争保险资金投资股市比例在现有基础上继续稳步提高。目前保险资金投资股票和权益类基金超过4.4万亿元。从保险公司资金运用情况看,股票和权益类基金投资占比12%,未上市企业股权投资占比9%。
肖远企:保险公司正申请发起设立千亿证券投资基金 春节前批复500亿元
肖远企表示,保险公司正积极申请通过募集保险资金发起设立证券投资基金,第二批试点规模1000亿元,春节前将先批准500亿。此前中国人寿和新华人寿曾通过募集保险资金发起设立500亿元证券投资基金,基金收益很可观。据了解,第二批试点机制上将更加灵活,基金可以单独由一家保险公司设立,也可以由两家或两家以上保险公司联合发起设立。 肖远企: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已支持1400万套住房建成交付
肖远企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截至目前,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已支持1400万套住房建设交付。
肖远企:商业银行房地产项目白名单贷款金额已达5.6万亿元
肖远企表示,截至1月22日,房地产“白名单”项目贷款金额已达5.6万亿元。肖远企表示,在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下,确立了“应进尽进”“应贷尽贷”“能早尽早”原则,对符合“5+5”条件标准的房地产项目,均应纳入“白名单”管理,商业银行积极予以支持,在保障购房人合法权益、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积极作用。
央行邹澜:今年1月互换便利操作的550亿元可随时用于融资增持股票
央行党委委员邹澜表示,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已开展两次操作,合计金额1,050亿元,去年10月操作的500亿元已全部用于融资增持股票;今年1月份操作的550亿元,行业机构已经可以随时用于融资增持股票。
邹澜:不断优化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的政策安排
邹澜表示,不断优化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的政策安排,将申请贷款时的自有资金比例从30%降到了10%,将贷款最长期限由一年延长到三年。
邹澜:将提升政策工具使用的便利性 适时推动工具扩面增量
邹澜表示,央行将提升政策工具使用的便利性,适时推动工具扩面增量。
邹澜:在政策支持下 证券公司自营股票投资规模明显增长
邹澜表示,在政策支持下,证券公司自营股票投资规模明显增长,在充分的政策空间和实施方案带动下,预计业务规模和响应速度都将有较大提升。
邹澜:已有超过300家上市公司公开披露了打算要申请股票的回购增持贷款 金额上限超过600亿元
邹澜表示,截至目前金融机构已经和将近800家上市企业及主要股东达成了股票回购增持贷款合作意向;已有超过300家上市公司公开披露了打算要申请股票的回购增持贷款,金额上限超过600亿元;其中市值百亿以上的公司占比超过四成,贷款平均利率水平大概在2%左右。
文章来源:财联社
相关阅读
-
五部门重磅发声,资本市场迎来“政策红包”!一文速览发布会干货要点
财联社1月23日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日上午9时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吴清和财政部副部长廖岷、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李忠、中国人民银行党委委员邹澜、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肖远企介绍大力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促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
财政部等五部门发布海南自由贸易港药品、医疗器械 “零关税”政策的通知
财政部网站消息,财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海关总署、税务总局、国家药监局发布关于海南自由贸易港药品、医疗器械“零关税”政策的通知。
-
AI人工智能会扼杀人类创造力吗?南澳大学David Cropley教授和他的团队研究发现并非如此
快速发展的AI,在深深影响着资本市场同时,亦在不断颠覆传统认知并改变着现代经济生活。资本市场上,以英伟达为代表的人工智能芯片公司的过去几年令人惊艳的股价表现背后,折射出全球资本对人工智能这一时代投资主题的追捧。
-
中国证监会:稳步提高中长期资金投资A股规模和比例
中国证监会党委书记、主席吴清在2025年第2期《新型工业化》发表的署名文章《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功能 更好服务新型工业化》提到,推动形成“长钱长投”的制度环境,稳步提高中长期资金投资A股规模和比例。
-
中国最高检副检察长葛晓燕:全链条从严追诉财务造假犯罪 夯实资本市场诚信基石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 2月21日,最高检与中国证监会联合召开“依法从严打击证券违法犯罪 促进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新闻发布会。最高检副检察长葛晓燕在发布会上表示,全链条从严追诉财务造假犯罪,夯实资本市场诚信基石。
-
二月全球股市开盘遭遇“逆风” 美股三大指数盘前下跌 港股韧性十足半导体板块走强 澳元汇率创四年新低
昨日农历正月初五,是华人社区传统的“迎财神”的日子。今日2025年2月3日,中国农历蛇年春节正月初六,则是澳大利亚股市2月第一个交易日。
-
人民日报:对编造、传播股市谣言坚决说不
人民日报刊文称,资本市场是一个“信息+信心”的市场。打击资本市场谣言,及时惩治至关重要,有效防范也同样关键。近日,证监会澄清,网上流传的“监管部门指导上市公司1月15号之前释放全部利空”等消息都是谣言。
-
资本市场的“史诗级奇观”:MSTR,25年前曾从333暴跌至0.42
尽管MicroStrategy的核心业务——软件销售——已经出现了财务困境,甚至逐渐萎缩,但公司的股价仍然上涨了450%以上。市值也一度飙升至900亿美元,其中近370亿美元来自比特币储备的价值。
免责声明:本网所发所有文章,包括本网原创、编译及转发的第三方稿件及评论,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交易操作或投资决定请询问专业人士。
热门点击
-
- 纽约商品交易所(COMEX)铜价逼近历史高位 铜市最著名多头预言家预测铜价涨至1.2-1.3万美元/吨
-
- 【3.31】今日财经时讯及重要市场资讯
-
- 传闻赤峰黄金参与昆州Ravenswood金矿第二轮竞标
-
- 生活成本(Cost of Living)再度成为选民重要考量因素 工党、自由党纷纷发声
-
- 澳洲两大超市盈利能力位居全球前列 市场主导地位难以撼动
-
- 【澳洲大选动态】 彼得·达顿(Peter Dutton)领导的自由党联盟承诺: 若胜选将向昆士兰州华人博物馆提供22.5万澳元资助
-
- 澳交所上市石墨电极材料技术公司NOVONIX Limited ( ASX: NVX)获批在购买土地 拟在美国建造大型合成石墨生产基地 深耕欧美电极材料市场
-
- 新南威尔士州发现含致命尼塔佐酮的伪造药物 卫生部门发布紧急警告
-
- 去年销售收入2760万元 最新季报显示现金头寸2060万元 肺部医疗成像技术公司Cyclopharm Limited (ASX: CYC) 产品进入美国市场 潜力初现
-
- 重卡货运:支撑澳出口和国内物流贸易的重要产业 机遇面前面临碳减排和电气化两大挑战
-
- Larvotto Resources (ASX: LRV)加速推进澳洲最大锑矿项目开发 中国实施锑出口管控后股价涨幅逾十倍
-
- 多头发力 COMEX期铜连续两日改写历史新高!
-
- Emvision Medical Devices(ASX:EMV)完成中风脑损伤便捷检测仪航空医学概念验证测试
-
- 澳洲一月份家庭支出上升 各州和领地均有增长
-
- FMG股价一年跌幅近40% 瑞银认为或存在超卖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