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消息还在不断传来!
2020-07-19 16:03:40
来源:牛弹琴
编辑:E001 文章类型:转载

唉,坏消息还在不断传来。
今天早上一看,有些真让人倒吸一口凉气。
简单梳理了一下,环顾这个世界,至少五条吧。
坏消息一:伊朗的惊人数据。
就在昨天(7月18日),伊朗总统鲁哈尼突然披露了几个数据:
据估算,在伊朗,已约有2500万人感染新冠病毒;
每1000个感染者中,约有500人为无症状感染者;
接下来几个月,将有3000万-3500万人存在感染风险。
要知道,伊朗总人口8000万,此前对外公布感染数约为27万。
现在,一出手就是2500万,情况严重了近100倍。
而且,这是一国总统亲口说的,应该是有根据的。
唯一略好的消息是,尽管这么庞大人口感染,但按照鲁哈尼的说法,伊朗死亡约14000人。

坏消息二,美国的最新情况。
看德克萨斯论坛报,一篇热传文章标题就是:5个德克萨斯人中,有4个就生活在病毒“红区”。
CNN的报道:仅在德州Nueces一个县,一岁以下的婴儿中,就有85名确诊。
更糟糕的是,德州很多医院的床位,已经告急了。
德州,只是美国最新情况的一个缩影。
纽约时报刚刚的一则报道,标题就是:确诊大幅增加后,死亡现在也开始上升了……
坏消息还包括经济领域,IMF最新的预测,美国第二季度GDP将萎缩37%,全年下降6.6%。
世界第一大经济体,37%的暴跌,这应该是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惨烈的数据了,远远超过了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
坏消息三,巴西总统,还是阳性。
巴西总统又测了一次核酸,依然是阳性。
但总统真不是静得下来的人。所以,人们看到,戴着口罩的总统,在助手陪同下,走出官邸喂鸵鸟;夜幕降临后,路透社记者拍到,他骑着摩托车在总统官邸里兜风……
巴西的确诊,已经突破了200万;死亡,超过了7.7万。
因为美国和巴西,全球一半以上的病例,现在都在西半球。
因为疫情,预计2020年拉美地区经济将下滑9.1%。

坏消息四,印度,已突破百万。
北京时间今天凌晨的数据,全球前三甲:
美国,确诊:369.6942万
巴西,确诊:204.6328万
印度,确诊:103.8716万
全球确诊超过百万的国家,目前也就这三个,分别超过了300万、200万、100万。
但如果按照伊朗那样估算,可能情况比数字更加严重。尤其考虑到印度的国情。
坏消息五,扩散,还在全世界加快。
全球总确诊数,目前已经超过1400万。而且,还创下一个新纪录,在不到100小时内,新增确诊100万。
要知道,第一个100万,花了3个月时间;第14个100万,只用了不到4天时间。
这还是在不计算大量遗漏病例情况下。
这又带来一个更棘手的问题:封锁隔离加剧了经济下滑,为避免社会危机,一些国家重启经济,又造成新的大规模传播。
美国是这样,印度也是这样。
要知道,一开始,印度总理莫迪也是霹雳手段,全国封锁,禁止民众流动,但大规模的失业,让印度宣布6月重启经济,这又造成疫情扩散,势头已无法遏制……
所以,WHO总干事谭德塞最近就感慨:太多的国家在朝着错误的方向前进。
说了也不听,你叫WHO能怎么办?
或许,我们只能耐心等待,等待一些政客转弯,等待疫苗研制出来。
看美国社交媒体,最近一篇文章热传:科学证据显示,口罩确实起作用。
这真叫人说什么好?

或许,一堆坏消息中,最近唯一一个世界级好消息,就是中国第二季度GDP转正了,增长3.2%。
别小看这3.2%,太宝贵了,这应该是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唯一的正增长。
考虑到美国暴跌37%,如果没说错的话,这可能是清朝后期中国告别世界GDP第一后,第一次季度GDP世界第一。
让人感慨万千。
当然,这不值得庆贺。毕竟,这是非常时期,前面挑战还有很多。
但不得不承认的一个事实是,如果不是中国当初的霹雳手段,中国社会就不会现在这么安定,中国也不会成为“疫情中第一个崛起的经济体”(福克斯新闻的评价)。
这真是一次大考,对各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也是对各国民众素质和科研实力一次大考。
都这个时候了,还不能集中抗疫,还各种甩锅抹黑,真是人类的悲哀了。
考验还在继续,这关系到一个个鲜活的生命。
霹雳手段,才是真正的菩萨心肠。
进退失据,最终必然是钝刀割肉。
科学家啊,你们更要加油啊!
文章来源: 牛弹琴
相关阅读
-
澳洲政府宣布追加17亿澳元改善医疗服务 北领地受益最大
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周三宣布,联邦政府将追加17亿澳元用于资助公共医院和卫生服务,旨在缩短各州和领地的就医和住院等候时间。
-
澳航为疫情期间采购客机感到自豪 看好未来发展
周一,澳航首席执行官Alan Joyce赞扬了公司在新冠疫情高峰期投巨资采购客机的“惊人决定”,并称该决定为澳航的未来做好了准备。
-
G7卫生部长会议联合声明:基于新冠疫情教训 支援发展中国家获取疫苗
在日本长崎市举行的七国集团(G7)卫生部长会议14日闭幕。会议通过的联合声明指出,基于从新冠疫情中获得的教训,有必要向包括发展中国家在...
-
奥地利取消对来自中国的旅客的核酸检测要求
根据奥地利卫生部当地时间2月27日对“奥涉新冠疫情入境规定”的最新调整,自3月1日起,不再要求来自中国的旅客登机前出示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
Sonic营收和利润下降 股价微涨
澳大利亚医疗公司Sonic Healthcare(ASX:SHL)周四发布报告称,与新冠疫情相关的高利润业务的营业额大幅下降,在截至10月底的四个月内,总营收为27.3亿澳元,同比下降11.7%。
-
二十大新闻发言人回应疫情防控:曙光就在前头,坚持就是胜利
“我们坚信,曙光就在前头,坚持就是胜利。”中共二十大新闻发言人孙业礼15日在北京回应新冠疫情防控相关问题时如是表示。
-
澳洲明年需要更多Moderna疫苗 短期仍面临新冠疫情挑战
澳大利亚卫生部长Mark Butler组织进行的一项审查表明,澳洲明年需要采购更多的Moderna新冠疫苗,以保证该疫苗的充足供应。
-
澳洲奥密克戎病毒传播已经见顶 医院压力依然巨大
澳大利亚卫生部长Mark Butler周五表示,澳洲新冠疫情的最糟糕时期或许已经过去,但医院压力依然巨大。
免责声明:本网所发所有文章,包括本网原创、编译及转发的第三方稿件及评论,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交易操作或投资决定请询问专业人士。
热门点击
本周本月
-
- 【2.20】今日财经时讯及重要市场资讯
-
- 【2.19】今日财经时讯及重要市场资讯
-
- 【2.18】今日财经时讯及重要市场资讯
-
- 【2.17】今日财经时讯及重要市场资讯
-
- 澳储行宣布将利率下调至4.10% 使通胀回到目标水平仍是当务之急
-
- 上市煤企Whitehaven(ASX:WHC)半年利润大幅增长 维持本财年3500万吨至3950万吨产量指引
-
- a2 Milk奶粉(ASX :A2M)披露 2025上半财年业绩 首次推出派息分红 下月派发
-
- a2 Milk奶粉(ASX :A2M)披露 2025上半财年业绩 首次推出派息分红 下月派发
-
- 【异动股】Neurizon Therapeutics (ASX:NUZ)有望推进“渐冻症”候选药临试 股价应声大涨
-
- 澳洲工党政府颁布禁令并严打土地囤积 致力改善住房供给和可负担性 澳洲地产外来投资或转向
-
- 【异动股】Enlitic Inc (ASX:ENL)暴涨47%:与GE医疗合作 利用人工智能改变医学成像迁移
-
- 【2.21】今日财经时讯及重要市场资讯
-
- 83亿澳元!西澳超大型铁矿石资产出售 交易双方浮出水面
-
- 四大行均预计澳储行周二降息 今年降息次数预期存分歧
-
- CBA联邦银行称澳经济增长已放缓 预计最快下周降息 2025年将步入宽松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