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近两成公募基金“换将”
近年来,基金行业的人才流动呈现出愈加频繁之势。随着公募基金市场规模的不断壮大,各类产品日渐丰富,机构对于投研人才的渴求与日俱增,不时有基金产品披露变更管理人。数据统计显示,今年以来,已有820只基金进行了基金经理变更,占公募基金规模的18.07%,创下历史新高。业内人士指出,受市场行情影响,今年上半年基金业绩分化严重,基金公司普遍承受着巨大的业绩压力,基金经理变动情况也相对增加。
820只基金变更管理人
根据数据,截至9月20日,今年共有2467只基金对基金经理进行了变更,如果计算其中的初始基金并忽略2017年新成立基金,则共有100家基金公司的820只基金变更了基金经理,相当于基金总数的18.07%。从2014年至2016年,这一数字逐年增长,分别为167只、418只和570只;占基金总规模比例分别为8.83%、15.56%和14.92%。可见,随着基金市场的加速扩容,基金经理的变动情况亦趋于频繁。
从基金公司来看,基金变更管理人情况相对集中。今年以来,有11家基金公司对旗下20只以上的基金变更了管理人,占比11%;涉及基金289只,占比36%。其中,有两家基金公司各变更了36只基金的管理人,另有18家基金公司变更了1只基金的基金经理。
统计数据显示,变更管理人最多的前五种基金分别为,灵活配置型基金、中长期纯债型基金、偏股混合型基金、货币市场型基金和被动指数型基金,基本与市场数量占比排名一致。对比相应基金的市场占比发现,灵活配置型基金、货币市场型基金、被动指数型基金变更管理人比例略微偏高,分析人士指出,今年被动指数型基金发行量大增,货币市场型基金关注度集中,相关基金经理或因此更受青睐。
从平均年限来看,对于变更管理人的基金,基金经理平均年限逐年下降。今年以来,统计所有变更管理人的基金,基金经理平均年限为2.32年。而在2014年,这一数字还是4.45年;到2015年下降至3.67年;2016年则下滑到了3年。换言之,公募基金基金经理正朝着越换越年轻的方向发展。
数据显示,基金经理年轻化趋势越发凸显。截至9月20日,公募基金行业当前共有1573名基金经理,按照工作年限划分:1年以内工作经验的占比达19.39%;工作时间在2年以内的占比39.10%;有三年以内工作经验的占比超过一半,为61.98%;绝大多数基金经理工作年限在4年以内,占比约71.84%;而工作年限超过4年的仅占28.16%。
公司内部调岗稳业绩
一般来说,基金经理变更通常包括:增聘、解聘两种情况,而解聘意味着至少一名基金经理离任,且有至少一名新基金经理就职。据不完全统计,今年8月以来,共有73只基金变更了管理人,其中增聘28只,解聘25只。
数据显示,2017年以来公募基金市场新成立781只基金。有基金公司高管表示,随着基金数量飞速增长,基金经理管理多只基金的情况越来越多。为减轻基金经理的工作压力,抚平业绩波动,不少基金公司选择进行内部调岗并增聘人员,以更好地应对市场变化。例如此前即有媒体报道称,深圳一基金经理因管理产品过多,将其管理的部分基金交接给了同事。
除因公司内部需要进行岗位调动外,也有基金疑似因业绩欠佳而变更基金经理。有业内人士指出,由于基金行业竞争不断加剧,面对部分产品的业绩下滑,基金公司很可能寄望换人来扭转局面。今年7月,深圳一基金公司发布公告解聘旗下两只基金的基金经理。翻阅相关基金的二季报,该基金经理管理的四只基金上半年净值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跌,二季报中还提到,基金管理人未能及时认清市场规律变化,对整个宏观经济大环境判断滞后,二季度未能较多配置大盘优质蓝筹,导致业绩跑输市场较多。
值得一提的是,在上述增聘基金经理的28只基金中,有18只今年以来已变更过管理人。有业内人士指出,受离职时间仓促、新履职基金经理磨合不到位、储备基金经理不足、“一拖多”现象普遍等多种因素影响,基金管理人的变更通常无法一步到位,很可能后期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进行人事调整。
此外,各基金公司对FOF产品的布局,同样对基金经理的变更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根据此前规定,除ETF联接基金外,基金管理人开展FOF业务,应当设置独立部门、配备专门人员,且FOF基金经理不得同时兼任其他基金的基金经理。去年年底至今,已有多位绩优基金经理卸任,转而从事FOF业务,而眼下FOF方兴未艾,未来基金公司或将配置更多FOF基金经理。
180位基金经理离职
据数据统计,今年以来公募基金经理离职人数达180位,共涉及73家公募机构。其中,离职基金经理人数最多的有8人,另有1家公司离职7人,3家公司离职6人,5家公司离职5人。深圳某公募基金公司人士透露,基金经理离职的主要原因应与公司激励机制有关,此前即发生过由于公司未能兑现薪酬奖励承诺,导致核心投研人员离职,甚至带领团队成员一同出走的情况。另外,上升空间受限、个人业绩不佳、人事纠葛等原因同样会导致基金经理选择离职。
基金经理的离职很可能会给公司带来较大的人事变动,对于管理产品数量多且资历深厚的基金经理尤其如是。例如,天天基金网信息显示,9月初,某北京公募基金经理因个人原因离任,一次性交出了手上28只债券型基金,其中包括一只已经管理了九年多的债券基金。这一变动也导致该基金公司另安排至少8位基金经理配合接手这批产品。
尽管从公开的信息披露无法掌握多数已离职基金经理的具体去向,但同业跳槽一向屡见不鲜。中国证券报记者从上海一位猎头顾问处了解到,目前市面上招聘基金经理通常要求5年以上相关行业从业经验,3年以上基金管理经验,并有可验证的投资业绩。根据实际情况,基金经理年薪一般在70万—110万元不等,研究总监年薪则一般在120万元上下。
还有基金业内人士透露,基金经理跳槽无非是为了更高的薪酬或话语权,而通常情况下非丰厚的股权激励无以吸引核心投研人才。一般而言,相较于大型或国企背景的基金公司,小体量的基金公司更偏向于实行股权激励,进而谋求后来居上的可能。
此外,“公奔私”也一直是基金经理转型的一大选择。有数据显示,截至7月底,今年新增备案证券类私募机构共812家,其中39家的法人代表有公募基金从业背景,21家有公募基金任职经历。而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官网上公示的新成立私募基金管理人队列中,赫然出现了两位明星基金经理的身影,这两位公募明星均为今年年初离职,如今分别以法人身份携自家私募团队亮相。
海通证券此前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公转私基金经理是私募圈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分支,目前有近70家公募基金为私募行业输出了300多位基金经理,从时间上看,公转私人数在2014年、2015年达到高峰 ,且公募派私募基金经理所管理的平均资金规模高于私募行业整体平均水平。从路径上看,多数公募派转私募后选择创立自己的公司,也有不少担任投资总监等高管。
相关阅读
-
澳洲启动10亿澳元绿色钢铁基金 南澳Whyalla钢铁厂受益
澳大利亚政府周四宣布,启动10亿澳元基金,向绿色钢铁的制造及其供应链提供支持,其中5亿澳元用于救助南澳的Whyalla钢铁厂。
-
【2.21】今日财经时讯及重要市场资讯
澳大利亚政府周四宣布,启动10亿澳元基金,向绿色钢铁的制造及其供应链提供支持,其中5亿澳元用于救助南澳的Whyalla钢铁厂。
-
【2.6】今日财经时讯及重要市场资讯
美国商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美国的商品和服务进口增长6.6%,达到4.1万亿美元,进口的主要商品包括减肥药、汽车零部件、计算机和食品等。
-
澳大利亚未来基金去年回报率为12.2% 基金净值创历史新高
澳大利亚主权财富基金——未来基金(Future Fund)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得益于美国股市的优异表现和澳元贬值,该主权基金2024年的回报率为12.2%,基金净值增加260亿澳元至2379亿澳元,创历史最高纪录。未来基金理事会管理的总资产增至3045亿澳元。
-
澳大利亚未来基金去年回报率为12.2% 基金净值创历史新高
澳大利亚主权财富基金——未来基金(Future Fund)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得益于美国股市的优异表现和澳元贬值,该主权基金2024年的回报率为12.2%,基金净值增加260亿澳元至2379亿澳元,创历史最高纪录。未来基金理事会管理的总资产增至3045亿澳元。
-
特朗普下令成立美国主权财富基金 引发市场种种猜想
当地时间周一,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了一项行政命令,指示政府官员成立一个主权财富基金。目前还不清楚该基金将如何运作和融资的具体细节。
-
DeepSeek冲击华尔街 基金经理连夜重估投资版图
过去一周,DeepSeek R1、字节跳动的豆包1.5 Pro,以及月之暗面的Kimi k1.5模型相继推出,引发了全球投资者的高度关注。DeepSeek的优异表现以及不及OpenAI近1/20的算力成本令英伟达(Nasdaq:NVDA)股价一夜暴跌17%。
-
达利欧紧急呼吁:人工智能狂热正把美股推向千禧年危机
桥水基金创始人达利欧最新警告,投资者对人工智能的狂热助长了美股的“泡沫”,其程度类似于千禧年互联网泡沫破灭前的情形。达利欧告诉媒体,“定价已经达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同时还存在利率风险,这种组合可能会刺破泡沫。”
免责声明:本网所发所有文章,包括本网原创、编译及转发的第三方稿件及评论,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交易操作或投资决定请询问专业人士。
热门点击
-
- 【2.20】今日财经时讯及重要市场资讯
-
- 【2.19】今日财经时讯及重要市场资讯
-
- 【2.18】今日财经时讯及重要市场资讯
-
- 【2.17】今日财经时讯及重要市场资讯
-
- 澳储行宣布将利率下调至4.10% 使通胀回到目标水平仍是当务之急
-
- a2 Milk奶粉(ASX :A2M)披露 2025上半财年业绩 首次推出派息分红 下月派发
-
- 上市煤企Whitehaven(ASX:WHC)半年利润大幅增长 维持本财年3500万吨至3950万吨产量指引
-
- a2 Milk奶粉(ASX :A2M)披露 2025上半财年业绩 首次推出派息分红 下月派发
-
- 【异动股】Neurizon Therapeutics (ASX:NUZ)有望推进“渐冻症”候选药临试 股价应声大涨
-
- 澳洲工党政府颁布禁令并严打土地囤积 致力改善住房供给和可负担性 澳洲地产外来投资或转向
-
- 【异动股】Enlitic Inc (ASX:ENL)暴涨47%:与GE医疗合作 利用人工智能改变医学成像迁移
-
- 【2.21】今日财经时讯及重要市场资讯
-
- 四大行均预计澳储行周二降息 今年降息次数预期存分歧
-
- 83亿澳元!西澳超大型铁矿石资产出售 交易双方浮出水面
-
- CBA联邦银行称澳经济增长已放缓 预计最快下周降息 2025年将步入宽松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