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鸽派加息 海外资本“火中取栗”押注中国跟进加息
2017-12-15 09:17:28
来源:21世纪经济报
编辑:E001 文章类型:转载

12月14日,美联储如市场预期般加息25个基点,但两位美联储高官却对此投了反对票,凸显针对通胀没有达到2%目标值时是否采取进一步加息。美联储内部分歧正在日益加大,致美元指数不涨反跌,跌幅一度超过0.7%。
“这令金融市场担心美联储能否如自己预期般明年加息三次,无形间让人民币汇率获得新的上涨动力。”一家香港银行外汇交易员分析。
12月14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大幅上调218个基点,创下11月23日以来最大单日涨幅。受此影响,截至12月14日18时,境内在岸市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徘徊在6.6078附近,单日涨幅也超过98个基点。
在BK资产管理公司董事总经理Kathy Lien看来,人民币之所以逆势上涨,也与央行“变相加息”有关。12月14日当天中国央行将一年期借贷便利(MLF)与逆回购操作利率上调了5个基点,助推了市场买涨人民币的热情。
“不过,14日当天不少海外资本买涨人民币的算盘,是押注明年中国央行加息。”Kathy Lien透露,此前欧洲央行释放收紧货币政策声音,触发欧元兑美元汇率涨幅一度超过3%,如今这些资本希望这个现象也能出现在人民币身上。
倒逼人民币空头回补
“尽管美元12月加息早在市场预料之中,但两位美联储高官竟投了反对票,比6月加息时还多出一位,却是市场始料未及的。”对冲基金MKS PAMP外汇交易员Sam Laughlin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直言,这无形间加大了金融市场对美联储明年能否加息3次的担心。
尤其在美国11月核心CPI同比仅增长1.7%,创下过去3年以来最低增速的压力下,更给人民币汇率带来新的上涨动力。随着市场担忧情绪升温,离岸人民币借助美元指数骤跌0.7%之势,迅速上涨逾100个基点。
“不少押注美联储鹰派加息(比如明年加息4次)而沽空人民币套利的对冲基金都在离场。”Sam Laughlin表示,随着14日中间价大涨218个基点,早盘在岸市场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从6.6170一路上涨,一度触及当日高点6.6020。
多位国内银行金融市场部人士透露,这主要得益于不少企业顺势止损削减了部分美元头寸。 而且,截至12月14日18时,中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徘徊在3.927%附近,较美国同期国债收益率(2.378%)仍高出155个基点。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多方了解到,这也触发人民币空头回补潮涌。
此前,部分境内企业与投资机构买入明年6月底到期,执行价在6.7-6.78之间的人民币远期看跌期货及相关期权衍生品进行套期保值。如今,在中美利差保持稳定、美联储鸽派加息的双重压力下,14日他们纷纷将相关远期外汇交易品种执行价调整到6.68-6.75之间,无形间给当天人民币即期汇率带来约50个基点的涨幅。
前述香港银行外汇交易员透露,其间部分海外资本还打算推动人民币即期汇率一举涨破6.60,从而触发更多空头止损回补盘涌现,获得更高的短期买涨收益。这背后,是这些海外资本正在押注中国央行明年将跟随加息。
他分析说,只要市场嗅到这个“味道”,就可能借鉴欧元此前大涨做法,押注人民币短期大幅上涨获利。
押注加息“胜算几何”
在Kathy Lien看来,不少海外资本之所以押注中国央行明年加息,也有自己的投资逻辑。 相比今年2-3月中国央行两次上调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利率10个基点(以应对去年12月与今年3月美联储两次加息),如今在美联储6月与12月两次加息的情况下,中国央行仅仅上调逆回购操作利率5个基点,多少显得“力度不够”。
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则认为,若2018年美联储加息三次,会给中国央行带来加息压力。究其原因,从外部压力而言,美国税改政策落地可能导致中国资本外流,人民币贬值压力增大,央行需要加息缓解这种压力;就内部因素而言,当前中国实际利率处于全球低位,央行也需要加息引导资金投向实体经济,而不是脱实入虚获取较高的套利收益。
央行对此解释称,12月14日逆回购与MLF中标利率上涨5个基点,既是反映市场供求的结果,也是市场对美联储刚刚加息的正常反应。
尽管此次央行逆回购、MLF利率上调幅度低于市场预期,但此举有利于市场主体形成合理的利率预期,避免金融机构过度加杠杆和扩张广义信贷,对控制宏观杠杆率也起到一定作用。 在多位金融机构经济学家看来,此次央行之所以仅仅上调逆回购与MLF中标利率5个基点,相比2-3月中美利差仅有70个基点,当前中美利差维持在历史高点逾150个基点,有足够的安全垫空间应对美元持续加息带来的利差收窄冲击。因此央行此举的主要目的,更像是警告海外沽空资本不要借美元加息兴风作浪,央行已准备很多措施应对美元加息冲击。
央行调查统计司前司长盛松成也表示,当前中国金融市场利率已经相当高,因此他不主张加息。事实上,美国税改和美联储缩表等事件对中国的影响可控,资本外流压力总体可控,人民币短期承压可控,长期来看还是升值的。
“更重要的是,考虑到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与灵活性,中国央行不大会贸然跟随美联储加息而加息,一旦货币政策受制于人,反而可能给国际投机资本找到新的沽空人民币机会。”布朗兄弟哈里曼(BBH)全球外汇策略主管Marc Chandler直言。
延伸阅读:全球央行陆续走上加息之路
在美联储启动货币收紧政策后,全球央行也陆续走上加息之路。 事实上,从今年下半年开始,全球多个央行已经开始收紧货币政策。美国、韩国、英国、加拿大、捷克、墨西哥、土耳其几国都在2017年开启加息步伐。全球还在玩负利率的只剩日本、瑞典和瑞士。
花旗银行预计2018年美联储和加拿大央行将进行三次加息,而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瑞典和挪威都将进行一次加息。
美联储加息之后,反应最快的就是香港金管局,因为联系汇率制度要求下,汇率盯住美元,必须直接跟进。1998年以来,美联储每一次调息后香港均立刻跟随调息。
14日早上8点,香港金管局就宣布,上调基准利率25个基点至1.75%。这也是香港金管局年内第三次跟随美联储加息。
相关阅读
-
美联储前副主席警告:特朗普关税大战恐带来高通胀恶果
美联储前副主席唐纳德·科恩(Donald Kohn)表示,特朗普发起的贸易战可能会逆转数十年来降低美国通胀的强大力量。
-
特朗普关税大棒落下倒计时之际 两位美联储官员发出冲击警告
在特朗普政府即将密集出台关税政策的背景下,两名美联储官员都在周三对“关税大棒”的危害性发出严厉警告。
-
特朗普再度催促美联储:物价正在下降,希望央行降低利率
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周一(3月24日)的内阁会议上重申了对美联储降息的呼吁,他继续向央行施压,要求调整货币政策。
-
美联储2024年运营亏损776亿美元,连续第二年出现巨亏
当地时间3月21日,美联储发布经审计的财务报告显示,美联储2024年全年运营亏损达77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600亿元),连续第二年出现巨额亏损。分析认为,美联储巨亏主要源于2022年至2023年的加息。
-
美联储维持利率不变 金价再创历史新高
当地时间周三,美联储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维持在4.25%至4.50%之间,并预计经济增长放缓,通胀上升。消息公布后,美元和美债收益率走低,推动金价一度上涨0.6%,超越周二的历史峰值,创下每盎司3051.96美元的历史新高。
-
【3.20】今日财经时讯及重要市场资讯
当地时间周三,美联储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维持在4.25%至4.50%之间,并预计经济增长放缓,通胀上升。消息公布后,美元和美债收益率走低,推动金价一度上涨0.6%,超越周二的历史峰值,创下每盎司3051.96美元的历史新高。
-
美联储如期按兵不动 预计今年将降息两次
北京时间周四凌晨02:00,美联储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发布了最新的利率决议,与市场预期一致,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维持在4.25%-4.5%不变。
-
澳元攀升至3个月高点 市场关注澳洲就业数据和美联储利率政策
受美元持续走弱的提振,周二早盘,澳元突破64美分,创三个月来的最高水平,但随后涨幅有所回落。至发稿时为止,澳元的交易价格为63.84美分,涨幅0.05%。
免责声明:本网所发所有文章,包括本网原创、编译及转发的第三方稿件及评论,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交易操作或投资决定请询问专业人士。
热门点击
本周本月
-
- 【4.1】今日财经时讯及重要市场资讯
-
- 明星投资者集结站位 Janus Electric借壳上市搅动风云!澳洲重卡运输电动化迎来“破局者” (上)
-
- 【3.31】今日财经时讯及重要市场资讯
-
- 特朗普宣布全球关税征收计划 !10% “基准稅”和“对等关税”双双开征 (含关税征收税率排序名单)
-
- 【4.2】今日财经时讯及重要市场资讯
-
- 澳储行宣布将利率维持在4.10% 市场调低降息概率预测
-
- 【澳洲大选动态】 彼得·达顿(Peter Dutton)领导的自由党联盟承诺: 若胜选将向昆士兰州华人博物馆提供22.5万澳元资助
-
- 新南威尔士州发现含致命尼塔佐酮的伪造药物 卫生部门发布紧急警告
-
- 生活成本(Cost of Living)再度成为选民重要考量因素 工党、自由党纷纷发声
-
- 阿尔巴尼斯总理回应美国关税征收决定 称关税征收无理毫无逻辑依据 损害两国关系
-
- 【异动股】ARTRYA (ASX:AYA)冠状动脉斑块成像AI诊断平台通过美国FDA审批
-
- 澳储行宣布将利率维持在4.10% 市场调低降息概率预测
-
- 重卡货运:支撑澳出口和国内物流贸易的重要产业 机遇面前面临碳减排和电气化两大挑战
-
- 澳洲房价中位数刷新历史纪录 悉尼逼近120万澳元大关
-
- 澳洲股市一季度走软 部分黄金股和小盘股基金表现不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