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在跨境并购舞台上快速崛起
近年来,中国企业在跨境并购舞台上快速崛起。自2014年中国对外投资首次突破千亿美元大关后,今年一季度对外投资不论在规模还是范围上又上了新的台阶。
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中国全行业对外直接投资已经达到了273亿美元,同比增长了20.4%。其中金融类15.3亿美元,略有下降,非金融类257.9亿美元,同比增长了29.6%。
商务部中国国际经济合作学会会长崔明谟在“2015中国(上海)国际投资洽谈会”上表示,稳中增长的经济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而中国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取得了新的进展,这种调整和升级为很多传统优势产能“走出去”提供了机会。与此同时,“一带一路”战略为中国对外投资开辟了更广阔的天地。
刚刚过去的一年,上海绿地集团进入了韩国、美国、泰国、澳大利亚、西班牙以及英国等国的房地产市场,敲定了345亿美元的海外投资。上海锦江股份有限公司以13亿欧元收购了卢浮集团,于今年在法国巴黎完成相关的工作。此外,光明、伊利、蒙牛等乳业巨头的跨国公司也纷纷落子新西兰、澳大利亚,掀起了食品行业的跨境并购风潮。
上海光明食品集团副总裁葛俊杰表示,现在全球的资金成本确实比较低,估值也比较合理,的确是出海并购非常好的时机。
值得注意的是,十年前的中国企业出海并购集中在石油、煤炭、金属、矿产、金属加工等行业,主要是为了实现资源的获取。而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出国门,是为了扩张和获得品牌,这个趋势在民营企业里更为明显。
“我们不单单要资源,还要软实力。”在葛俊杰看来,中国企业现在走出去主要是基于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比如光明集团并购完成以后的内部管控、供应链管理、产品研发、治理体系都有了很大的提升。“这不是财务报表上能看见的,而是真正给软实力带来的提升。”
在世界经济低迷期,中国企业在跨国并购舞台中的崛起不论对本国经济还是世界经济都有着相辅相成的作用。中国要从世界大国转换为世界经济强国,必须要有一批有竞争力的跨国企业;而中国企业国际化将成为未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一支主要力量。
不过,从上世纪80年代试水,到90年代探索,再到现在快速增长,中国企业“出海”还处于初级阶段,专家普遍提醒千万不能“有钱任性”,过度国际化。
免责声明:本网所发所有文章,包括本网原创、编译及转发的第三方稿件及评论,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交易操作或投资决定请询问专业人士。
热门点击
-
- 【4.1】今日财经时讯及重要市场资讯
-
- 明星投资者集结站位 Janus Electric借壳上市搅动风云!澳洲重卡运输电动化迎来“破局者” (上)
-
- 【3.31】今日财经时讯及重要市场资讯
-
- 【澳洲大选动态】 彼得·达顿(Peter Dutton)领导的自由党联盟承诺: 若胜选将向昆士兰州华人博物馆提供22.5万澳元资助
-
- 新南威尔士州发现含致命尼塔佐酮的伪造药物 卫生部门发布紧急警告
-
- 生活成本(Cost of Living)再度成为选民重要考量因素 工党、自由党纷纷发声
-
- 澳储行宣布将利率维持在4.10% 市场调低降息概率预测
-
- 【4.2】今日财经时讯及重要市场资讯
-
- 重卡货运:支撑澳出口和国内物流贸易的重要产业 机遇面前面临碳减排和电气化两大挑战
-
- 澳洲股市一季度走软 部分黄金股和小盘股基金表现不俗
-
- 澳储行宣布将利率维持在4.10% 市场调低降息概率预测
-
- 去年销售收入2760万元 最新季报显示现金头寸2060万元 肺部医疗成像技术公司Cyclopharm Limited (ASX: CYC) 产品进入美国市场 潜力初现
-
- 【异动股】ARTRYA (ASX:AYA)冠状动脉斑块成像AI诊断平台通过美国FDA审批
-
- 澳洲房价中位数刷新历史纪录 悉尼逼近120万澳元大关
-
- 【异动股】ARTRYA (ASX:AYA)冠状动脉斑块成像AI诊断平台通过美国FDA审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