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邦财案中的大小政府(二)
2016-05-13 12:50:29
来源:《澳华财经在线》
编辑:L.Zhang 文章类型:转载
工党在历史上也曾作出过大胆的经济自由化改革,而两党联盟也曾为保护工商界的利益拒绝开放巿场。说到底,要看那一个领袖人物服膺于哪种思潮,和敢作出怎样的改变。单凭过去二十年的历史就断定哪个政党更长于经济管理,这种观察只会流于表面。
周日澳洲总督宣布解散两院,展开八星期选战,是澳洲建立联邦以来最长的选战。
澳洲广播公司(ABC)时事节目Q&A中,一名来自低下层的父亲与工商界代表对话。父亲看起来很年轻,自称学历低,有身体缺陷,估计自己终身都要领取最低工资。他不满两党联盟为年入八万元的人士提高税阶,认为「富有阶层」根本不会在意「那一点」减税。他表示,如果自己的免税税阶能够提高,周末就可以有钱与女儿去看电影,从而「改变他的生活」。
这个父的观点,成为当天出席节目的三大政党代表火并的核心。笔者看来,除绿党外,两党联盟与工党的分野主要在于经济应该「管」还是应该「放」。
踏入新世纪以来,西方国家在经济管理上的整体看法几乎一致,甚少再有人质疑巿场的力量,因而两大阵营在财政和金融政策上的分野变得愈来愈小。在1950年代吵着要把银行国有化的工党,到了陆克文(Kevin Rudd)时期,改为争取在公营和私营之间取得平衡,并同意公营机构存在效益。
不彰和浪费公款等问题。尤其是1970年代澳洲的保守经济面临崩溃,引发工党改革派登场,大幅改变传统路线。近年工党政策右倾化,如现任领袖肖顿(Bill Shorten)与工会运动之间一直保持距离。工党对于自由贸易、维持储银的独立性以至离岸羁留政策等,与两党联盟的分别基本不大。
至于两党联盟的政策,亦不时因保守派的势力受压而出现左倾化,例如总理特恩布尔(Malcolm Turnbull)在气候变化上的立场。
笔者认为,如果真的要把工党和两党联盟在经济管理上的理念做一个区分,应当是两者对政府职能的迷信程度---大政府与小政府---不一样,也即是上文提到「管」和「放」的不同。由于澳洲公共开支占经济总量的比重很大,如果从香港财金官员的角度出发,不论那一届澳洲政府都属于大政府。但如果以澳洲标准来衡量的话,两党联盟比较相信巿场力量,倾向「放」;工党则比较相信官僚监督,倾向「管」。
工党一直主张在医疗和教育上作出更大拨款,魏德仑(Gough Whitlam)时期推出全民医保(Medicare)和大学免费教育就是佼佼者。而工党住往倾向加税,特别是向高入息人士征税,来资助这些措施。以肖顿在国会上提出的财案回应为例,几乎采取贡斯基(Gonski)教育检讨报告的大部分建议,在十年内向教育注资调达三百七十亿元,两党联盟则额外拨款十二亿元。
不过在管理细节上,工党对措施的落实过度依赖官僚体系,而且非常不细致,例如陆克文年代的太阳能发热板、屋顶隔热棉和全国学校设施改善计划的资助,因为官僚产生大量的浪费,还造成人命的伤亡。工党总是为了推行一项政策,成立一个又一个的部门来推行施政,这是笔者所不喜的。
至于两党联盟,在教育和医疗上积极推行用者自付原则,从霍华德(John Howard)时代的大学学费改革,到艾博特(Tony Abbott)提出的7元看医生措施,都体现中高收入阶层不愿在社会福利开。
支上过多资助低下阶层的思维。此外,霍华德时期向富人大派福利的措施亦甚具争议,例如高入息人士的退休金供款优惠。
不过,两党联盟很相信巿场力量,这一次财案长远把公司税划一减至25%,并在短期内将一千万元营业额以下的企业当成小生意,并赋予这些企业可享有小生意的退税和撇胀优惠;目的就是通过减税,带动商业投资活动和聘请更多员工。对两党联盟来说,减税带动投资比一个个的援助措施更实际。
当然,这是难以一概而论的。工党在历史上也曾作出过大胆的经济自由化改革,而两党联盟也曾为保护工商界的利益拒绝开放巿场。说到底,要看那一个领袖人物服膺于哪种思潮,和敢作出怎样的改变。单凭过去二十年的历史就断定哪个政党更长于经济管理,这种观察只会流于表面。事实上,澳洲面对连年赤字,两党联盟在转赤为盈的步伐上,并不见得优于工党。
从魏德仑、霍克(Bob Kawke)、基廷(Paul Keating),到最近的陆克文和吉拉德(Julia Gillard),这些工党总理在执政时期,刚好都是世界或澳洲经济面临巨大挑战的时期。笔者在英国伦敦大学一名友人,就曾著书研究这段历史。他形容自由党生于执政(Born to rule),往往在经济准备踏入畅旺期后上台执政,所遭遇的困难其实较少。他特别赞扬基廷在上世纪大幅削减关税、解除银行管制和设立退休公积金等在当年极为大胆的改革。
此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研究指,澳洲历届政府中最浪费的,其实就是霍华德政府,而非一般国民心中几乎倾家荡产的魏德仑政府。这个事例,使笔者想起美国人已故总统列根,美国人总以为列根相信小政府,其政府规模和结构一定很小,而事实刚好是相反的。
回到本文开首那个低下层父亲的故事。工党可能会认为应该提高他的免税税阶,让他改善家庭生活。两党联盟也许会认为应该减税激活经济,让这个父亲有机会找到更佳的工作改善生活。
周日澳洲总督宣布解散两院,展开八星期选战,是澳洲建立联邦以来最长的选战。
澳洲广播公司(ABC)时事节目Q&A中,一名来自低下层的父亲与工商界代表对话。父亲看起来很年轻,自称学历低,有身体缺陷,估计自己终身都要领取最低工资。他不满两党联盟为年入八万元的人士提高税阶,认为「富有阶层」根本不会在意「那一点」减税。他表示,如果自己的免税税阶能够提高,周末就可以有钱与女儿去看电影,从而「改变他的生活」。
这个父的观点,成为当天出席节目的三大政党代表火并的核心。笔者看来,除绿党外,两党联盟与工党的分野主要在于经济应该「管」还是应该「放」。
踏入新世纪以来,西方国家在经济管理上的整体看法几乎一致,甚少再有人质疑巿场的力量,因而两大阵营在财政和金融政策上的分野变得愈来愈小。在1950年代吵着要把银行国有化的工党,到了陆克文(Kevin Rudd)时期,改为争取在公营和私营之间取得平衡,并同意公营机构存在效益。
不彰和浪费公款等问题。尤其是1970年代澳洲的保守经济面临崩溃,引发工党改革派登场,大幅改变传统路线。近年工党政策右倾化,如现任领袖肖顿(Bill Shorten)与工会运动之间一直保持距离。工党对于自由贸易、维持储银的独立性以至离岸羁留政策等,与两党联盟的分别基本不大。
至于两党联盟的政策,亦不时因保守派的势力受压而出现左倾化,例如总理特恩布尔(Malcolm Turnbull)在气候变化上的立场。
笔者认为,如果真的要把工党和两党联盟在经济管理上的理念做一个区分,应当是两者对政府职能的迷信程度---大政府与小政府---不一样,也即是上文提到「管」和「放」的不同。由于澳洲公共开支占经济总量的比重很大,如果从香港财金官员的角度出发,不论那一届澳洲政府都属于大政府。但如果以澳洲标准来衡量的话,两党联盟比较相信巿场力量,倾向「放」;工党则比较相信官僚监督,倾向「管」。
工党一直主张在医疗和教育上作出更大拨款,魏德仑(Gough Whitlam)时期推出全民医保(Medicare)和大学免费教育就是佼佼者。而工党住往倾向加税,特别是向高入息人士征税,来资助这些措施。以肖顿在国会上提出的财案回应为例,几乎采取贡斯基(Gonski)教育检讨报告的大部分建议,在十年内向教育注资调达三百七十亿元,两党联盟则额外拨款十二亿元。
不过在管理细节上,工党对措施的落实过度依赖官僚体系,而且非常不细致,例如陆克文年代的太阳能发热板、屋顶隔热棉和全国学校设施改善计划的资助,因为官僚产生大量的浪费,还造成人命的伤亡。工党总是为了推行一项政策,成立一个又一个的部门来推行施政,这是笔者所不喜的。
至于两党联盟,在教育和医疗上积极推行用者自付原则,从霍华德(John Howard)时代的大学学费改革,到艾博特(Tony Abbott)提出的7元看医生措施,都体现中高收入阶层不愿在社会福利开。
支上过多资助低下阶层的思维。此外,霍华德时期向富人大派福利的措施亦甚具争议,例如高入息人士的退休金供款优惠。
不过,两党联盟很相信巿场力量,这一次财案长远把公司税划一减至25%,并在短期内将一千万元营业额以下的企业当成小生意,并赋予这些企业可享有小生意的退税和撇胀优惠;目的就是通过减税,带动商业投资活动和聘请更多员工。对两党联盟来说,减税带动投资比一个个的援助措施更实际。
当然,这是难以一概而论的。工党在历史上也曾作出过大胆的经济自由化改革,而两党联盟也曾为保护工商界的利益拒绝开放巿场。说到底,要看那一个领袖人物服膺于哪种思潮,和敢作出怎样的改变。单凭过去二十年的历史就断定哪个政党更长于经济管理,这种观察只会流于表面。事实上,澳洲面对连年赤字,两党联盟在转赤为盈的步伐上,并不见得优于工党。
从魏德仑、霍克(Bob Kawke)、基廷(Paul Keating),到最近的陆克文和吉拉德(Julia Gillard),这些工党总理在执政时期,刚好都是世界或澳洲经济面临巨大挑战的时期。笔者在英国伦敦大学一名友人,就曾著书研究这段历史。他形容自由党生于执政(Born to rule),往往在经济准备踏入畅旺期后上台执政,所遭遇的困难其实较少。他特别赞扬基廷在上世纪大幅削减关税、解除银行管制和设立退休公积金等在当年极为大胆的改革。
此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研究指,澳洲历届政府中最浪费的,其实就是霍华德政府,而非一般国民心中几乎倾家荡产的魏德仑政府。这个事例,使笔者想起美国人已故总统列根,美国人总以为列根相信小政府,其政府规模和结构一定很小,而事实刚好是相反的。
回到本文开首那个低下层父亲的故事。工党可能会认为应该提高他的免税税阶,让他改善家庭生活。两党联盟也许会认为应该减税激活经济,让这个父亲有机会找到更佳的工作改善生活。
相关阅读
-
澳游客消费支出超千亿 新财案提议扩大往返签
4月29日,澳大利亚统计局(ABS)发布的2014-15财年旅游卫星账户(Tourism Satellite Account,TSA)报告显示,作为转型期经济的五大关键增长领域之一,旅游业对澳洲经济的重要性正不断提高...
-
【4.16】今日财经时讯及重要市场资讯
美国关税政策或将对美国经济增长带来怎样的影响?ANZ澳新银行研究团队最新大幅下调了对美国经济增长预测。
-
特朗普表示将对药品加征关税 澳洲药企16亿澳元出口市场或遭打击
美国总统特朗普周一(澳洲时间周二)表示,将在不久的将来对进口药品和电脑芯片征收新的关税。美国的共和党和民主党都认为,电脑芯片严重依赖进口,对美国的国家安全构成威胁。
-
贸易战削弱澳洲消费者信心 工党批评联盟党“照搬”特朗普路线
最新公布的澳新银行罗伊摩根消费者信心指数显示,上周,澳洲消费者信心指数回落2.6点至84.2点。
-
【4.15】今日财经时讯及重要市场资讯
随着2025年澳大利亚联邦大选来临,首次置业成为两党重点关注话题。面对高企的房价与越来越高的置业门槛,工党与自由党竞相推出重磅楼市政策,目标直指庞大的“首置族”选票。
-
澳洲租金及房价高企 “后院可移动和可扩展房屋” 开始受到关注青睐
随着住房可负担性急剧下降和租金飙升,越来越多18至35岁的年轻澳人选择在父母家中停留更长时间。但为了避免让父母感到拥挤同时不影响他们的生活作息习惯,澳洲一些家庭开始选择新的解决方案——“后院可移动和可扩展房屋”。
-
美国关税豁免政策提振澳洲股市 美股期货指数攀升
由于美国政府公布了科技行业关税豁免政策,澳大利亚股市周一开盘后上涨, ASX200指数开盘攀升55.1点至7701.6点,涨幅0.7%。11个板块均上涨,其中原材料板块领涨。
-
【澳洲联邦大选动态】自由党领袖彼得·达顿(Peter Dutton)推出“首次置业者房贷利息可抵税”承诺 誓言放宽房屋贷款标准 助力首次购房者圆梦
距离澳大利亚大选投票尚有几周多时间,但执政党工党和在野党自由党联盟之间的竞选政策交锋,已如火如荼展开。尤其是在民众关注的的房屋可负担性和生活成本方面。
免责声明:本网所发所有文章,包括本网原创、编译及转发的第三方稿件及评论,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交易操作或投资决定请询问专业人士。
热门点击
本周本月
-
- Star Entertainment喜获3亿澳元注资 困境逆袭再下一城
-
- 【4.16】今日财经时讯及重要市场资讯
-
- 【4.14】今日财经时讯及重要市场资讯
-
- 【4.17】今日财经时讯及重要市场资讯
-
- 【4.15】今日财经时讯及重要市场资讯
-
- 自由党领袖彼得·达顿(Peter Dutton)发布联邦大选承诺 聚焦民生与经济 自由党政策主张一览
-
- 联邦大选拉开帷幕 工党、自由党纷纷推出楼市新政 争夺“首置族”选票
-
- 澳洲股市周三早盘走势平淡 Star Entertainment复牌后下跌近5%
-
- 【异动股】Austral Gold (ASX:AGD) 年报:生产黄金1.6万盎司 流动性指标显著改善
-
- 【澳洲联邦大选动态】自由党领袖彼得·达顿(Peter Dutton)推出“首次置业者房贷利息可抵税”承诺 誓言放宽房屋贷款标准 助力首次购房者圆梦
-
- 【异动股】RAREX (ASX:REE)发现中国市场以外稀有高品位镓矿 股价持续飙升
-
- ACB News 一周上市公司动态及市场要闻回顾( 2025/4/15)
-
- 澳洲租金及房价高企 “后院可移动和可扩展房屋” 开始受到关注青睐
-
- Star Entertainment喜获3亿澳元注资 困境逆袭再下一城
-
- 关税战或导致波音蒙受巨额损失 中国商飞积极拓展市场 媒体称澳航等不排除未来购买中国飞机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