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征外资税拖垮房市?政府淡定开发商叫苦
2016-06-20 08:54:32
来源:《澳华财经在线》
编辑:本站 文章类型:原创
外国买家在澳洲购房成本增加可能会在一段时期内抑制投资活动,而这段时期正是房产市场最脆弱的时候。
ACB News《澳华财经在线》报道,澳大利亚提升外国买家购房税收成本可能给公寓市场一记重拳,此时,正值房产市场相对疲软,预计房价与外国人购房需求都会承压。
房产业高管、经济学家和市场分析人士大多对维多利亚、新南威尔士和昆士兰州政府加大外资购房征税的举措加以抨击,他们表示,在房产市场最脆弱的时候,此举或扼杀房市活力。
时机糟糕 压垮房市
据澳洲人报,世邦魏理仕(CBRE)住宅主管贾斯廷·布朗(Justin Brown)称,政府此举可能会使房产市场失速。一如卡尔政府时期的房产税——出现在市场最不需要它的时候。2004年,卡尔政府对房产销售征收2.25%的税收,导致市场成交量停滞。该税被视作对经济活动产生抑制作用,于2005年终被废止。
ACB News《澳华财经在线》报道,近来,维州率先宣布自7月1日起加收印花税和土地税,分别自目前的3%和0.5%上升至7%和1.5%。紧随其后,新州和昆州政府也相继发布税收新政,新州计划从6月21日预算日开始,对外国买家加征4%的印花税,2017年开始加征1.5%的土地税。昆州政府提出从10月1日开始对外国买家加征3%的印花税。
新州和昆州政府都为新政辩护,称外国需求呈刚性,购房成本提高不会对房市有任何影响。
然而,房产业人士警告,新政出台的时机不好,目前,本地房产开发商所处市场环境恶劣,贷款标准更趋严格,而中国限制资本流出,外国购房行为审批艰难等因素将导致外国买家和投资性购房活动锐减甚至消失。
地产市场调研公司Core Logic RP Data分析师卡梅伦·卡舍(Cameron Kusher)称,州政府想增加额外收入,海外买家自然首当其冲。据澳相关媒体,卡舍表示,依赖本地银行贷款的那些外国买家受税收新政冲击最严重,而受影响最大的可能是公寓市场。因为着眼低价位房产的买家很难负担额外税收支出。“显然,开发商希望出售给这类买家,只是现在他们的结算风险在上升。”
房产界高管:负面影响深远
ACB News《澳华财经在线》报道,一上市开发商指出,从以往经验看在墨尔本实施此类税收政策时,房产销售数量会出现轻微下降,但预计不会对中长期需求产生过多影响。另一位业内人士持类似看法,不过该人士进一步指出,新政出台的时机引发市场担忧,尤其要看到一大波新住房供应将涌入市场。
此次针对外国购房者的税收新政被视作政府撒下的一张大网,可能产生深远影响。亚洲集团控股的Frasers澳洲地产集团总裁Rod Fehring称,乍看之下,新的印花税和土地增值税附加费仅适用于自住房物业的终端买家。然而,持有澳洲物业的外国投资集团,以及包括Frasers在澳从事开发活动的房产商都将牵涉其中。Frasers公司前身为澳交所上市公司Australand,目前由新加坡上市的泰资公司拥有。
援自澳金融评论报,Fehring指出,维、新、昆州的税收新政一旦执行,对于每个州来说,外国买家就将增加数万澳元的房产购买成本(涉及公寓和独栋房屋)。而大规模收购地块的成本也可能增加数十万澳元。
开发商的竞争劣势
ACB News《澳华财经在线》报道,据了解,房产开发商可以向维州政府申请免税,但是需要经维州财长Tim Pallas裁定为居民还是非居民。新州和昆州财长还没有宣布任何税收豁免。
Rod Fehring表示,在澳洲运营房产开发长达数十年的公司,譬如Frasers可能会被认定为非居民而受到额外征税的影响。不能享受豁免对公司来说不利于竞争,这是不公平的。
维州新规将对所有的非居民土地所有权人(包括住宅、工业、商业和零售地产)加征税收附加费。Rod Fehring补充,房产开发商要小心,现在新州的新规是否和维州一样仍未可知。
据澳相关媒体,墨尔本咨询公司Pitcher Partners执行董事Craig Whatman表示,维州7月1日将执行的土地税收附加费较先前增加2倍,适用于所有外投持有的所有物业类型,也包括商业地产。不难预见,物业持有人将会把增加的税收成本转嫁给租户,包括澳洲公司。政府却认为,税收新政对澳洲居民不会产生任何影响,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目前,税收新政是否将适用于外国持有人名下的养老院、酒店、汽车旅馆和学生宿舍资产还不清楚。
据称,经澳洲房产理事会(Property Council)游说后,将上述物业类型排除在新政执行范围之外的修正案已提交维州议会,正待通过。但理事会维州分会执行董事Asher Judah表示,反对党是否支持该修正案目前还不清楚。
政府棋局:外国人购房是刚需
新州财长Gladys Berejiklian先前在澳洲金融评论举办的全澳基础设施峰会的演讲中,对税收新政的影响轻描淡写。她称,大部分经济学家和时事评论员都认为,房产市场缺乏弹性,投资房市的人仍然会去投资,无论如何,税收新政都不会危及房产市场。
Berejiklian财长在发言中提到,Meriton总裁特里古波夫曾表示,基于税收新政,他可能不得不降价出售公寓(以提升吸引力),Berejiklian女士则笑称,既然很多人担心住房可负担性差,新州政府“很乐意承担(降价)的‘后果’”。
政府安之若素,开发商心中叫苦连连。
银行对外国买家收紧购房贷款已经让开发商很难过,特里古波夫认为,如今,税收新政将会让房市“非常危险”。
他敦促,要注意采矿业的衰落。澳洲经济除了房地产,什么都没有了,因此,必须要非常小心。
(郑重声明:ACB News《澳华财经在线》对本文保留全部著作权限,转发时请标注来源)
ACB News《澳华财经在线》报道,澳大利亚提升外国买家购房税收成本可能给公寓市场一记重拳,此时,正值房产市场相对疲软,预计房价与外国人购房需求都会承压。
房产业高管、经济学家和市场分析人士大多对维多利亚、新南威尔士和昆士兰州政府加大外资购房征税的举措加以抨击,他们表示,在房产市场最脆弱的时候,此举或扼杀房市活力。
时机糟糕 压垮房市
据澳洲人报,世邦魏理仕(CBRE)住宅主管贾斯廷·布朗(Justin Brown)称,政府此举可能会使房产市场失速。一如卡尔政府时期的房产税——出现在市场最不需要它的时候。2004年,卡尔政府对房产销售征收2.25%的税收,导致市场成交量停滞。该税被视作对经济活动产生抑制作用,于2005年终被废止。
ACB News《澳华财经在线》报道,近来,维州率先宣布自7月1日起加收印花税和土地税,分别自目前的3%和0.5%上升至7%和1.5%。紧随其后,新州和昆州政府也相继发布税收新政,新州计划从6月21日预算日开始,对外国买家加征4%的印花税,2017年开始加征1.5%的土地税。昆州政府提出从10月1日开始对外国买家加征3%的印花税。
新州和昆州政府都为新政辩护,称外国需求呈刚性,购房成本提高不会对房市有任何影响。
然而,房产业人士警告,新政出台的时机不好,目前,本地房产开发商所处市场环境恶劣,贷款标准更趋严格,而中国限制资本流出,外国购房行为审批艰难等因素将导致外国买家和投资性购房活动锐减甚至消失。
地产市场调研公司Core Logic RP Data分析师卡梅伦·卡舍(Cameron Kusher)称,州政府想增加额外收入,海外买家自然首当其冲。据澳相关媒体,卡舍表示,依赖本地银行贷款的那些外国买家受税收新政冲击最严重,而受影响最大的可能是公寓市场。因为着眼低价位房产的买家很难负担额外税收支出。“显然,开发商希望出售给这类买家,只是现在他们的结算风险在上升。”
房产界高管:负面影响深远
ACB News《澳华财经在线》报道,一上市开发商指出,从以往经验看在墨尔本实施此类税收政策时,房产销售数量会出现轻微下降,但预计不会对中长期需求产生过多影响。另一位业内人士持类似看法,不过该人士进一步指出,新政出台的时机引发市场担忧,尤其要看到一大波新住房供应将涌入市场。
此次针对外国购房者的税收新政被视作政府撒下的一张大网,可能产生深远影响。亚洲集团控股的Frasers澳洲地产集团总裁Rod Fehring称,乍看之下,新的印花税和土地增值税附加费仅适用于自住房物业的终端买家。然而,持有澳洲物业的外国投资集团,以及包括Frasers在澳从事开发活动的房产商都将牵涉其中。Frasers公司前身为澳交所上市公司Australand,目前由新加坡上市的泰资公司拥有。
援自澳金融评论报,Fehring指出,维、新、昆州的税收新政一旦执行,对于每个州来说,外国买家就将增加数万澳元的房产购买成本(涉及公寓和独栋房屋)。而大规模收购地块的成本也可能增加数十万澳元。
开发商的竞争劣势
ACB News《澳华财经在线》报道,据了解,房产开发商可以向维州政府申请免税,但是需要经维州财长Tim Pallas裁定为居民还是非居民。新州和昆州财长还没有宣布任何税收豁免。
Rod Fehring表示,在澳洲运营房产开发长达数十年的公司,譬如Frasers可能会被认定为非居民而受到额外征税的影响。不能享受豁免对公司来说不利于竞争,这是不公平的。
维州新规将对所有的非居民土地所有权人(包括住宅、工业、商业和零售地产)加征税收附加费。Rod Fehring补充,房产开发商要小心,现在新州的新规是否和维州一样仍未可知。
据澳相关媒体,墨尔本咨询公司Pitcher Partners执行董事Craig Whatman表示,维州7月1日将执行的土地税收附加费较先前增加2倍,适用于所有外投持有的所有物业类型,也包括商业地产。不难预见,物业持有人将会把增加的税收成本转嫁给租户,包括澳洲公司。政府却认为,税收新政对澳洲居民不会产生任何影响,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目前,税收新政是否将适用于外国持有人名下的养老院、酒店、汽车旅馆和学生宿舍资产还不清楚。
据称,经澳洲房产理事会(Property Council)游说后,将上述物业类型排除在新政执行范围之外的修正案已提交维州议会,正待通过。但理事会维州分会执行董事Asher Judah表示,反对党是否支持该修正案目前还不清楚。
政府棋局:外国人购房是刚需
新州财长Gladys Berejiklian先前在澳洲金融评论举办的全澳基础设施峰会的演讲中,对税收新政的影响轻描淡写。她称,大部分经济学家和时事评论员都认为,房产市场缺乏弹性,投资房市的人仍然会去投资,无论如何,税收新政都不会危及房产市场。
Berejiklian财长在发言中提到,Meriton总裁特里古波夫曾表示,基于税收新政,他可能不得不降价出售公寓(以提升吸引力),Berejiklian女士则笑称,既然很多人担心住房可负担性差,新州政府“很乐意承担(降价)的‘后果’”。
政府安之若素,开发商心中叫苦连连。
银行对外国买家收紧购房贷款已经让开发商很难过,特里古波夫认为,如今,税收新政将会让房市“非常危险”。
他敦促,要注意采矿业的衰落。澳洲经济除了房地产,什么都没有了,因此,必须要非常小心。
(郑重声明:ACB News《澳华财经在线》对本文保留全部著作权限,转发时请标注来源)
相关阅读
-
澳总理Albanese确认政府正考虑限制负扣税和资本利得税
周三澳总理Anthony Albanese向媒体公开表示,财政部正在考虑限制使用负扣税优惠和投资性住房资本利得税(CGT)减免的相关方案,但拒绝确认联邦政府是否已经要求财政部着手这项工作。
-
新州启动印花税改革 利好首套房置业者
新州政府周二宣布,将启动印花税改革。按照新的改革计划,首套房买家可以选择支付印花税,或者支付每年400澳元的小额房产税另加房产地价的0.3%。享受这一计划的房产价值需要低于150万澳元。
-
澳洲个人所得税位居经合组织国家第二位 房产税负担沉重
根据经合组织发布的报告,按照2019年个人所得税在政府财政收入的占比,澳大利亚在经合组织国家中高居第二位,仅次于位于第一位的丹麦。
-
【5.18】今日财经时讯及重要市场资讯
斯科特·莫里森说,维州政府计划增加25亿澳元的房产税以弥补财政赤字,这将损害维州已经受到严重冲击的信心。
-
莫里森抨击维州政府上调房产税政策 称不利经济复苏
斯科特·莫里森说,维州政府计划增加25亿澳元的房产税以弥补财政赤字,这将损害维州已经受到严重冲击的信心。
-
【5.17】今日财经时讯及重要市场资讯
近期,澳洲多个州政府宣布了帮助国际学生返澳的计划,但这些计划雷声大雨点小,有可能成为空头支票,因而被留学生吐槽为糊弄他们的“棒棒糖”。
-
维州政府拟加征房地产税 引发业界强烈反对
维州将在周四的州预算中公布的27亿澳元的房产税计划,引起购房者和房地产业的强烈反对。
-
房地产或为最大“灰犀牛”!地产股究竟是不是估值洼地?
12月1日,A股房地产板块开盘快速下跌,市值蒸发近三百亿,而临近午盘房地产指数跌幅重新收窄,龙头股率先飘红。周一晚间媒体纷纷报道称,中...
免责声明:本网所发所有文章,包括本网原创、编译及转发的第三方稿件及评论,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交易操作或投资决定请询问专业人士。
热门点击
本周本月
-
- 习近平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一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
- 【11.18】今日财经时讯及重要市场资讯
-
- 【G20观察】:阿尔巴尼斯总理今日出席G20峰会并将和习近平主席会晤 誓言捍卫开放经济和贸易自由化 (更新)
-
- ASX200指数今日创出历史新高 跃上8400点 尾盘冲高后回落 摩根士丹利预测明年目标8500点
-
- 【11.19】今日财经时讯及重要市场资讯
-
- 【11.21】今日财经时讯及重要市场资讯
-
- 紫金矿业参股Xanadu Mines Ltd(ASX:XAM)蒙古国铜金矿项目PFS发布在即 公司董事长近期表示项目价值被二级市场“打折”定价(更新)
-
- 澳洲前两大养老基金吸收全澳一半以上新增退休储蓄
-
- 【11.20】今日财经时讯及重要市场资讯
-
- 【异动股】Noviqtech (ASX:NVQ)暴涨180%:知名加密币技术投资人Tony G战略入股
-
- 澳大利亚商务及旅游部部长法瑞尔 :“中国依然是我们最大的贸易伙伴 在可预见的未来仍将如此”
-
- 澳股创出新高后回落整理 澳洲人工智能公司Appen Ltd (ASX:APX)周三股价大幅下挫 单日放量跌幅逾一成
-
- 【异动股】Rectifier Technologies(ASX:RFT) 飙升33%:电动汽车充电模块市场迎复苏
-
- 2024年澳洲百强会计师事务所榜单出炉 德勤高居榜首
-
- 澳股创出新高后回落整理 澳洲人工智能公司Appen Ltd (ASX:APX)周三股价大幅下挫 单日放量跌幅逾一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