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搞基建 中企参与美国PPP机遇与挑战
2016-11-12 09:26:00
来源:中国贸促
编辑:O. Chen 文章类型:转载
北京时间11月10日凌晨,美国市场迎来特朗普当选后的首个交易日,与所有人的预期均不同,风险资产暴涨,避险资产暴跌:美股大涨超过1%,美元指数暴涨近3%,黄金暴跌、回吐大部分涨幅,美债收益率创1年新高。同时,亚洲股市在日本股市的带领下亦实现全线反弹。
一夜之间“画风突变”,特朗普胜选演讲堪称扭转市场风向的重要推手:“让经济增长率提升一倍”,“和其他国家和平相处,让他们乐于和美国交往”,“重建我们的基础设施,让数百万民众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来”。在特朗普的经济刺激计划里,基础设施建设是重要抓手之一。与竞选时表现出的孤立主义不同,在胜选之后,特朗普并没有再度祭出“反全球化”的大旗,而是重申其重建美国基础设施的决心。
基础设施建设正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一大强项,对外承包工程是中国企业开展对外投资合作的主要方式。商务部数据显示,今年1-9月中国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在5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512个,较上年同期增加33个,累计合同额1247.4亿美元。如今特朗普发出的讯号预料将吸引更多中国企业前往美国开展基础设施建设。
本文全面梳理了特朗普当选后,中国企业赴美参与基础设施建设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美国PPP市场的趋势分析以及有关招投标流程等相关实务问题,供中国企业参考。
要点
1、目前中国并未参与美国国内的PPP项目。国外PPP项目发展在美国受阻的部分原因,可能是公众担心关乎国家安全的资产被外国实体所控制。
2、中国企业在美投资基础设施面临五项挑战:如果谋求基础设施项目或企业的所有权,将可能面临国家安全审查;可能引起当地社区的抵触情绪;质量控制与产品安全问题;中美之间法律合作有限;缺少提供售后服务和长期养护的能力。
3、建议中国企业在美国开拓工程承包市场过程中,适应当地市场、法律和政府要求,更多地采用当地和国际化采购,逐步实现材料与设备采购以及劳动力的雇用国际化和本地化。同时,通过收购当地企业或在当地投资办厂等形式实现国际化和本地化发展。
特朗普复兴美国从基建开始
从最初的竞选到11月8日的胜选演讲,特朗普多次表达出对美国经济增长的重视,他认为通过实施改革,美国经济在未来10年的年均增速至少可维持在3.5%或达4%,其经济计划未来10年可以为美国创造2500万个新工作岗位。
特朗普刺激经济的主要抓手之一就在于大兴基建,他主张增加基建投入以重振制造业,称基础设施应采用美国制造的商品,资金投入额将高达5000亿美元以上。在胜选后的演讲中,他向美国人保证:“我们将修缮城市,重修高速公路、桥梁、隧道、机场、学校和医院。我们将重建我们的基础设施,这些未来都会是首屈一指的。我们会让数百万民众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来。”
根据民生证券研究院的报告,美国道路交通网多建于上世纪50年代,当时艾森豪威尔任职总统,签署联邦资助公路法案以连接城乡地区、刺激经济增长。其后30年,政府对公路建设和维护的支出被视为一项重要投资,且投资额占GDP的比重曾达到1.2%。
但后来该值持续下滑,2015年仅为0.53%。几十年前建的城市道路和高速公路,如今依然承担着超过原有设计5-10倍的运输量,道路、桥梁老化严重,不仅造成极为严重的交通堵塞,更有超期服役的桥梁急需修缮。全国607380座桥梁平均年龄为42岁,每九座桥就有一座被评为有结构性缺陷。去年5月,西雅图附近一座i-5号桥被途经的一辆重型大挂卡车压塌,导致两辆汽车双双坠入河中。
美国确实有必要增加基建投资。世界经济论坛的《全球竞争力报告》显示,基础设施质量方面,美国位居全球第19位,排在西班牙、葡萄牙和阿曼之后。根据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ASCE)在2013年发布的美国基础设施综合评测报告,整体评测结果为D+。该报告还称,至2020年,为升级交通基础设施,美国将需投资3.6万亿美元,相当于每年美国将花费数千亿美元用于基础设施的维修、更换或扩建。
美国商会在同年出版的论文中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认为到2030年,美国能源、交通和饮用水与污水处理基础设施投资需求高达8万多亿美元,年均需求约4550亿美元,其中能源投资占57%,交通投资占36%,而饮用水与污水处理投资占7%。
美国基础设施PPP市场分析
投资额如此巨大,如无私营部门的协助,联邦政府、州政府和地方政府将无法提供所有必须的资金。在此背景下,公私合作关系(PPP)正替代传统方式,成为美国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主要来源。
根据走出去智库受上海市商务委员会委托、联合威科集团编制的《以PPP模式承接境外互联互通建设项目投资合作指南》(2016年版),从历史上看,私营企业涉足了道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但随着为交通基础设施项目融资的联邦公路信托基金(HTF)的设立,其参与度在过去50年内逐渐降低。除去某些例外(如能源领域的私人投资)情况之外,20世纪下半叶,美国基础设施建设主要由公共机构负责。虽然可有多种形式,但PPP主要负责建设和运营本应由政府机构建设和运营的基础设施项目,包括:收费公路、桥梁、隧道、电力工程、供水和污水处理项目、医院及学校。
1、市场趋势
在美国,越来越多的公共机构开始采用PPP来发展其项目。联邦公路信托基金(HTF)不足以满足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需求,预算限制和其他融资重点项目使得公共机构无法使用其他收入来源来开发这些项目。美国要为公共基础设施增加投资,需鼓励私人投资参与其建设。
国家已通过实施PPP立法来解决基础设施危机。截至2016年1月,除华盛顿特区和波多黎各外,另有33个州已就PPP完成立法。此外,美国其他一些司法辖区也将就PPP进行立法,州立法机关所审议的法案数量在过去三年内急剧增加。从2013年至2015年,共有196项PPP相关法案正在审议之中。
2、行业预测
许多分析师预测美国的PPP将出现强劲增长势头。例如,信用评级机构穆迪下属的投资者服务公司于2014年9月在其全球PPP前景报告中指出,“鉴于基础设施规模庞大,城市人口不断增长,美国具有成为全球最大公私合作关系市场的潜力”。
随着越来越多的州开始授权PPP涉足交通项目领域,行业内也已建立起良好的驱动力(通常这是PPP在新市场中涉足的第一个领域)。此外,随着美国已经完成越来越多的PPP项目,该模式在地方、州和联邦各级所带来的裨益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未来几年内,为满足基础设施建设的迫切需求,美国将愈发依赖PPP。
3、主要适用领域
从历史上看,PPP在美国主要限于交通项目。这些项目得到了联邦政府的支持(例如通过交通基础设施融资与创新法案TIFIA所带来的融资),并可为其发行免税债券,因而较易获得融资。然而,PPP现已用于建设美国各类社会基础设施项目,包括法院、民用建筑、大学宿舍和配套设施、供水和污水处理项目等。
4、招标流程
美国各州的PPP招标程序各不相同,美国联邦公路管理局建议公共合作伙伴通过多级“最佳价值”采购程序进行竞价。建议书征集通常分为两步:(1)公共机构评估特许经营团队的资格,并确定最有资格的团队名单;(2)特许经营团队将有关技术和价格的建议书提交给公共机构进行详细评估。
5、投标程序
各州的招投标流程各不相同。以华盛顿为例,华盛顿PPP法案并未要求对投标人进行资格预审。华盛顿运输局(WSDOT)可为符合条件的项目征询建议书,且如果项目符合一定的标准,则应允许征询主动建议书。WSDOT需为建议书征询发行请求建议书(RFP)。WSDOT必须就建议书内容制定相应要求,还应制定评估和选择建议书时应采用的标准和程序。
6、评标标准
传统的州级及地方项目采用设计―招标―建造(DBB)模式,而该模式通常基于投标价格而定(优先考虑低报价项目)。与其不同的是,PPP通常根据其所提供的定性因素(“最佳价值”)来确定项目的授予,并将考虑投标价格和技术因素。不同的州可采用不同的评标标准。
7、税收减免
某些州的立法或规定,在PPP项目符合相关标准的情况下可免除对其征收某些税种(例如房地产、从价税)。此外,也可能被免除部分联邦所得税,例如在符合规定的情况下,一个建设-拥有-运营(BOO)模式的PPP项目可能有资格作为劳务合同而获得免税待遇。特定条件下,PPP项目也能享受由各州或地方政府为支持项目而向私营部门发行的免税债券(PAB)。
中企赴美投资基建领域的机遇与挑战
根据2016年美国《工程新闻记录》(ENR)公布的全球250家最大工程承包商排名,以营业额为依据,共有65家中国企业上榜,中建、中铁、中铁建、中建交通独占前四名,前十名中,中国企业占了7个名额。以中国交建为例,根据其2016年上半年财报,在建海外项目635亿美元,新签合同额为143.26亿美元;根据其三季度财报,海外新签合同额为208.79亿美元,发展势头良好。
美国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所面临的困境使得中国投资者有机会将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资金和经验优势用在美国市场。中国工程承包商在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上具有独特的优势:人力成本低,承建项目经验丰富,愿意承揽投资性建设项目,亚投行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
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今年6月发布的《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发展报告2015》表明,2015年中国企业在北美签订承包工程合同额飙升了73.6%,其中房屋建造为业务主流,涉及交通改造升级的新业务趋势也开始浮现,美国成为2015年度中国企业对外承包工程的十大市场之一。
并购当地知名企业是中国企业进入美国这类发达国家承包工程市场的方式之一。2014年,中国建筑全资子公司中建美国有限公司完成了对美国Plaza建筑公司(Plaza Construction)的收购。Plaza建筑公司成立于1986年,是美国知名的建筑管理和总承包商之一。该收购首开中国企业并购国外大型建筑公司的先河,使中建美国公司一跃跨入全美最大承包商前50强行列。
尽管如此,中国企业在美国基建领域也面临一些挑战。根据美国商会的报告,中国企业在美投资基础设施面临五项挑战:
一、中国企业如果谋求基础设施项目或企业所有权,将面临美国外国在美投资委员会的国家安全审查,特别是电网、油气上中游产业、机场、海港等敏感领域;
二、中国在美投资可能引起当地社区的抵触情绪,这种抵触情绪并不针对中国,而是源自对外国企业控制当地公共服务的担忧;
三、美国方面会担心中国企业质量控制与产品安全;
四、中美之间法律合作有限,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可能无法通过法律途径获得赔偿;
五、由于中国企业参与海外市场主要通过商品输出,因此缺少提供售后服务和长期养护的能力,而这对于基础设施项目来说可能是赢得合同的关键因素。
此外,目前中国企业多处在比较低的产业链层次上,而图纸设计等较高端环节依然以欧美为主流。中国建筑企业在美国基建市场上也大多采取传统合作方式,即从事承包、设计和建造等工程。根据走出去智库报告编制项目组的调研,目前中国并未参与美国国内的PPP项目。国外PPP项目发展在美国受阻的部分原因,可能是公众考虑到关乎国家安全的资产可能被外国实体所控制,因此尽管存在管理机制来调节外国实体对美国资产的所有权,但在涉及PPP领域时仍存在公共矛盾及政治矛盾,人们普遍对“将公共资产出售给外国人”持反对态度。
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多次强调基础设施应采用美国制造的商品,并承诺在未来10年内为美国国内创造2500万个就业岗位。鉴于此,建议中国企业在美国开拓工程承包市场过程中,应适应当地市场、法律和政府要求,更多地采用当地和国际化采购,逐步实现材料与设备采购以及劳动力的雇用国际化和本地化。同时,通过收购当地企业或在当地投资办厂等形式实现国际化和本地化发展。
(根据“走出去智库”文章编辑。本文主要内容来自走出去智库携手威科集团为上海市政府/上海市商务委撰写的《以PPP模式承接境外互联互通建设项目投资合作指南》(2016年版))
相关阅读
-
美国国际开发署2000名员工将被解雇
当地时间2月23日,美国特朗普政府在一份通知中表示,美国政府将解雇美国国际开发署2000名员工,并让数千人休假。
-
俄副外长:俄美元首会晤的筹备工作极其密集 仍处于初期阶段
当地时间2月23日,俄罗斯外交部副部长里亚布科夫发布了有关俄罗斯总统普京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会晤的声明。里亚布科夫称,目前两国元首会晤的筹备工作极其密集,这项工作已经开始了。
-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称将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举行会谈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23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他将会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举行会谈,但他拒绝透露具体时间。当天,泽连斯基还表示,乌克兰已开始对其地下矿产资源进行审计,这是与美国签署有关矿产备忘录的准备工作之一。
-
美国总统履新满月:交易员的“特朗普交易”情绪,淡了
随着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完成新任期的第一个月,一系列资产都显示投资者对所谓“特朗普交易”的热情正在全面消退。
-
美国银行:应对特朗普关税 苹果恐被迫上调美国售价
根据美国银行的最新测算,面对特朗普胡乱挥舞“关税大棒”,美股市值排名第一的苹果公司,很有可能在自己承受损失和转嫁给美国消费者之间选择后者。
-
“特朗普交易”遭遇逆转!市场风格大幅转变 强势美元风暴“熄火”
持续多个月的强势美元风暴出现熄火迹象。去年四季度,由于市场押注美国总统特朗普的政策将加剧通胀压力,压缩美联储降息空间,并抑制美国贸易伙伴的经济增长,这推动了美元大幅走高。从去年9月底到年底,美元指数大涨约8%。
-
美联储戴利:特朗普带来了太多不确定性,当前并不急于降息
当地时间周二,旧金山联储主席玛丽·戴利表示,在通胀方面取得更多进展之前,美联储政策需要保持限制性,且预计通胀将随着时间的推移继续下降。
-
标普警告:特朗普军费要求或影响欧洲信用评级
全球三大信用评级机构之一标准普尔发布报告称,如果欧洲北约成员国按照美国总统朗普的要求大幅增加国防开支,那么它们的信用评级可能会受到影响,尽管这可能推动该地区联合发行债务。
免责声明:本网所发所有文章,包括本网原创、编译及转发的第三方稿件及评论,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交易操作或投资决定请询问专业人士。
热门点击
本周本月
-
- 澳大利亚王阳明研究会举办“阳明心学与多元文化融合研讨会” 知名专家学者吴光教授出席并作报告
-
- 行业迎来利好政策 锂矿板块集体躁动 助力澳洲股市早盘创出历史新高
-
- 智库称未来10年澳洲电费或上涨近70% 解决方案引争议
-
- 【2.24】今日财经时讯及重要市场资讯
-
- 澳元今年以来上涨2.7% 有望继续攀升
-
- 【异动股】年涨6.2倍!Estrella Resources (ASX: ESR)样本分析发现原地表生高品位锰矿 伴随东帝汶锰矿床勘探潜力步步凸显 ESR股价涨幅惊艳
-
- 【异动股】Neurizon Therapeutics (ASX:NUZ)有望推进“渐冻症”候选药临试 股价应声大涨
-
- 【异动股】Vitura Health (ASX:VIT)连日飙升:成功收购澳洲领先药用大麻诊所业务Candor Medical
-
- 2023-24财年澳大利亚对外商品与服务贸易顺差为548亿澳元 中国为其最大贸易伙伴
-
- 【异动股】Vitura Health (ASX:VIT)连日飙升:成功收购澳洲领先药用大麻诊所业务Candor Medical
-
- RBA本年首次降息之后 未来利率走向牵引目光 年内会否迎来市场预期的3-5次降息?
-
- 中国国家移民管理局关于进一步放宽优化外国人过境免签政策的公告
-
- 澳元今年以来上涨2.7% 有望继续攀升
-
- 【异动股】Thor Energy (ASX:THR)完成战略收购 入手南澳白氢和氦勘探许可证
-
- 澳洲推进可再生能源项目 资金承诺创6年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