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年港股怎么投 靓丽表现可期低估值伺机反弹
尽管美国加息与缩表并进、英国启动脱欧及地缘政治风险屡现,但在全球货币政策短期内难言全面收紧、流动性仍较充裕、新兴市场资金吸引力较强、香港经济基本面向好、上市企业盈利持续改善、港股技术层面有利因素较多以及两地市场联通与融合进一步强化等综合因素之下,相信港股走向审慎乐观,预计全年IPO金额可达至1900亿港元水平,继续在全球市场名列前茅......

今年上半年,在全球经济金融大事不断、市场波动和不确定性增加的背景之下,港股市场总体表现较好:恒生指数反复上行、日均成交额显着增加、新股上市宗数与集资规模均优于去年同期。如何看待港股市场上半年的表现?影响下半年港股走向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新股集资市场能否维持去年以来的全球龙头地位呢?本文拟就此展开分析。
今年以来港股表现
今年上半年港股一改去年下半年以来波动下挫的颓势,尽管未能重现2015年“大时代”的炽热,但无论是指数走势、成交表现均颇为亮丽。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观察:
恒生指数反复上行。由图1可见,去年下半年恒生指数自年内高位(24098点)一路下挫,回吐之前所有上涨点数,全年几近平收,升幅仅为0.39%。从今年头5月的情况看,恒生指数分别按年上升18.7%、24.2%、16.1%、16.8%、23.3%,国企指数同期升幅分别为19.0%、30.1%、14.1%、14.3%、21.8%,呈现一致上行态势。截至6月14日,恒生指数和国企指数分别收于25565点和10346点,较去年底水平(22001点和9395点)分别上升16.20%和10.12%。
图1:今年以来香港恒生指数(左)与国企指数(右)表现

(资料来源:AASTOCKS.COM, BOCHK Research)
港股成交显着改善。去年港股日均成交由前年的1056.3亿港元大幅缩减至669.2亿港元。今年1月,港股日均成交仅为572亿港元,创下2014年6月(当月514亿港元)以来最低纪录。随后恒生指数向好,港股成交触底反弹,连续四月高于740亿港元,成交千亿的交易日时有出现。截至今年5月底,港股纍计日均成交753亿港元,较去年同期686亿港元上升10%。(详见图2)。
图2:2016年以来港股每月日均成交额(单位:亿港元)

(资料来源:香港交易所, BOCHK Research)
其他技术指标。市盈率上升。自2011年以来,港股平均PE值长期徘徊于10倍左右水平。随着股市向好,近期PE值连续突破14倍;波幅指数变化不大。反映恒生指数未来30天趋势的波幅指数在1月26日位于12.98点,其间短暂升至14.9点后回落,6月14日为12.2点,显示恒生指数未来波动性料不会急剧增加;沽空活动未见畅旺。与波幅指数一致的是,近期大市沽空率普遍位于12%以下,一度低于9%,恒生成份股沽空率也自20%回调至14%左右水平,反映市场情绪相对平稳。
全球股票市场比较。今年上半年全球主要股市普遍向好。从表1可以看到,无论是发达市场(欧美日)还是新兴市场(拉美、亚洲)股市指数均不同程度上扬。内地深圳创业板指数表现列全球尾二,香港恒生指数跻身全球表现最好指数前十名。
表1:2017年以来全球主要股市表现(YTD,%)总结

由此可见,港股上半年表现亮丽,很大程度上是国际市场的投射反应。另外,有几点值得注意:一是港股长期低估值的伺机反弹。作为成熟发达市场,港股估值长期低企,一度引发港股投资价值逐渐丧失的争议。今年以来的表现归结于价值吸引的回归不足为奇;二是港股区别于内地股市的特质并未削弱。
随着“沪深港通”相继启动,港股与中国内地股市的关联度有所上升,市场一度担忧港股陷入“内地化”的同质性发展,前些年两地走势的同步或为佐证。然而,今年内地股市在规范监管背景下表现较为疲弱,港股却鲜受影响,特别是国企指数与上证指数的背离反映香港市场国际投资者主导(内地个人投资者较多)的格局并未动摇;三是港股作为内地企业与资金国际化的桥梁与视窗作用长期存在。从上半年透过两地股市互联互通机制的总体情况看,南向交易普遍高于北上,反映在内地资本市场未全面开放以及行政措施不时出台的情况下,香港仍是境内外投资者投资“中国概念”的最佳场所。
表2 :2016年以来沪(深)港通每月日均成交额(单位:亿元人民币/港元)

(资料来源:香港交易所, BOCHK Research)
影响下半年港股走势的主要因素
一般而言,影响港股的主要因素包括利率、资金、基本面(经济增长、企业盈利等)、技术值以及外围市场表现等,而这些因素可能在不同时点相互转化。总体而言,尽管面临美国加息、缩表并行,英国啓动脱欧及各类地缘政治事件频发等冲击,但流动性充裕、资金流向新兴市场、经济基本面向好、企业盈利改善等叠加技术因素吸引、两地联通融合,料为下一步走势增添更多正面支持。
市场利率温和上升 。历来香港的基础利率走势与美国同步。6月15日美联储如期展开今年第二次加息,息率温和上调料成趋势。与此同时,联储局提前缩表,资产负债表规模将降至2.5万至3万元。但从市场利率来看,相信仍会保持在较低水平一段时间。香港市场反映银行平均资金成本的综合利率在4月底维持0.32厘水平,仍处于历史低位。香港银行业仍有可能不跟随美国加息。利率水平较为温和,理论上有利于股市向好。
全球流动性较为充裕,资金流向有利。从全球流动性来看,尽管美国步入加息周期,但加息幅度尚属温和,而欧洲、日本不急于收紧货币政策,中国货币政策维持稳定,环球市场仍“不缺钱”;从资金流向来看,由于美国加息较温和,去年以来全球资金从股市和新兴市场流出的局面并未持续,新兴市场连续吸引资金流入;从港汇指数来看,尽管多数时间港元转弱,但尚未出现资金大幅流出迹象。6月15日收市香港银行同业市场总结余2595.26亿港元,相信下半年香港市场资金总体维持宽松水平。
表3:全球主要股票基金资金流向统计(单位:百万美元)

注: 新兴市场股票基金= 全球新兴市场+拉丁美洲+ 欧非中东+金砖四国+ 亚洲(不含日本)
(资料来源:EPFR,Lipper PMI,摩根大通,BOCHK Research)
基本面因素向好。首季香港经济受惠于内需强韧和外需持续转强,按年实质增长4.3%,高于上季的3.2%,增幅达2011年第二季以来最高水平。
从前景来看,尽管美国加息令股、楼面临调整压力,但作为自由开放小型经济体,环球经济改善推进进出口表现向好、零售消费料不再恶化以及劳动力市场平稳,整体经济增长维持2%-3%,好于去年;企业盈利可从两个方面来看,内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1-4月同比增长24.4%,国企和私企分别增长58.7%和14.3%,盈利状况持续好转。
截至6月5日,沪深两市有1123家上市发布业务报告,其中837家预喜,占比74.53%。本地企业方面,尽管不少零售、奢侈品消费、餐饮的上市公司业绩难以重现辉煌,但再度大幅下滑的可能性不大,预计总体盈利稳中略升。
技术因素吸引力发酵。港股目前市盈率与历史高位(1999年与2007年分别为26.73倍与22.47倍)仍有一定差距,与全球主要市场相比并不算高。特别是与内地A股市场比较,港股PE差距较大(恒生AH股溢价指数一直高于120点),港股技术上仍存在炒上空间。
另外,通过对上证红利指数、深证红利指数和香港恒生股息累计指数的比较不难发现,沪深红利指数5年年化收益率分别为8.81%(截至今年3月)和3.49%(截至2015年底),恒生股息累计指数近5年(截至今年5月)上升64.88%,远高于同期恒生指数37.74%的升幅。可见港股市场的股息回报仍有优势,具备长期投资价值。
外围市场因素。美国股市方面,在美国经济持续复苏与温和加息背景之下,加上特朗普新政刺激作用,三大指数料将维持缓升态势;内地股市方面,随着内地各项监管措施适时调整和市场规范化建设深入以及企业盈利持续好转,趋稳行情料将维持。因此,港股可从外围市场受益。
两地资本市场融合。随着回归祖国20周年,香港在国家对外开放和金融改革中的角色将持续强化,“沪深港通”优化、更多两地基金互认产品陆续出台以及债券通的推出料会对市场成交有一定提振。
综合而言,今年下半年港股市场或难再现上半年一路上涨升势,维持窄幅波动上扬的机率较大,恒生指数或上看27000点。成交方面,全年将维持日均750亿港元左右水平。
新股市场半年回顾与展望
在全球IPO活动普遍回暖(首季IPO宗数创2007年以来最多,达369宗)、港股气氛向好带动之下,尽管香港上半年新股集资按惯例较弱,总体IPO活动明显优于去年同期。主要表现如下:
新股集资规模增加,宗数创新高。从2015和2016年上半年的情况看,均出现过单月集资金额仅为3亿港元的低谷,且均为2月,而今年2月,集资金额为31.49亿港元,创下2011年以来的当月新高。截至5月底IPO金额为392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的342亿港元上升15%。同期新上市公司数目60家,同比飙升67%,更是近年少有的水平。
图3:2016年以来港股IPO每月集资金额与宗数变化

(资料来源:香港交易所, BOCHK Research)
新股股价仍较参差。值得关注的是,在股市气氛总体向好的基调下,上半年港股个股屡遭做空机构操作,往往又集中于一些近年上市的半新股,影响市场对新股的观感,股价“潜水”现象再度浮现。
内地企业集资占比仍高。今年5月底的资料显示,相关中国股份(H股与红筹股)IPO金额228.52亿港元,与去年同期的229亿港元相若,占港股IPO金额的比重仍近六成(详见图4,2017年为5月底前)。
图4:相关中国股份IPO金额及占港股IPO总额的比重

香港在全球首次集资市场名列前茅。从WFE(世界证券交易所联合会)截至今年5月底的统计来看,IPO数量方面,深圳股市、上海股市分别以108宗和102宗名列冠亚军,紧随其后的则是港股市场60宗;集资金额方面,纽约交易所以137.38亿美元位居第一,上海、深圳分别以95.64和61.61亿美元位列二、三,香港以50.53亿美元位列第四。
展望下半年,除港股气氛趋于乐观外,还有以下有利因素:一是内地企业来港上市意愿并未减弱。内地监管部门IPO审核程序有所放缓,截至6月13日一年排队企业有787家,急于寻求融资的企业势必选择来港上市;二是港股上市资源较为充足。截至5月底,港交所已接受上市申请117家,批准上市申请73宗,已批准未上市的公司有18家,处理中的上市申请有135家;三是海外推广与营销持续。市传新加坡船东Coastal、EuroSibEnergo、Agrifirma Brazil、蒙古Energy Resources 、石油“巨无霸”沙特阿美公司、越捷航空(Vietjet Air)以及内地首家互联网保险公司众安、中国铁路物资等计划来港上市。下半年,特别是年底是传统IPO旺季,粗略计算今年全年港股IPO集资金额可望达至1900亿港元。(原标题:下半年港股怎么投)
相关阅读
-
港股领涨全球!这一指数逼近去年高点 龙头公司带头回购
尽管2月11日有所调整,但并不妨碍港股市场成为近期全球股市中最为耀眼的市场之一,自2月以来,港股的表现在全球市场中“遥遥领先”。
-
万众瞩目!A股,归来!
今天,A股强势归来。国庆长假结束,投资者最关心的焦点话题无疑是,节后A股市场是否能延续高歌猛进的势头?综合消息面来看,假期全球资金做多中国资产情绪持续发酵,机构一致性预期整体偏乐观。
-
芯片股,重磅!
港股半导体迎来重估。
-
“牛市旗手”起舞,背后有何动力?
近期,股票市场情绪高涨,券商股作为“牛市旗手”受到资金追捧,A股国庆休市期间,港股市场抢涨,申万宏源、招商、中信等券商股单日涨幅惊...
-
港股创出2年半新高 本轮行情之大或远超想象 “中国资产”的机遇、价值将被重新审视和定价
周五港股低开后一路攀升,指数运行尽在多方掌控之中,全日股指震荡上行,盘中刷新本轮行情新高触及22742点,终盘恒生指数报收22736点,单日涨幅逾600点的中阳线,一举将周四阴线全部覆盖,收盘价创出过去两年半以来新高。
-
【10.4】今日财经时讯及重要市场资讯
周五港股低开后一路攀升,指数运行尽在多方掌控之中,全日股指震荡上行,盘中刷新本轮行情新高触及22742点,终盘恒生指数报收22736点,单日涨幅逾600点的中阳线,一举将周四阴线全部覆盖,收盘价创出过去两年半以来新高。
-
港股快速拉升!科指涨幅扩大至3%,半导体板块集体冲高
10月4日,港股快速拉升,恒生科技指数涨幅扩大至3%,恒生指数涨近2%;半导体板块集体冲高,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涨超12%。
-
周五港股低开高走 中资券商股集体上扬
周五港股低开高走,盘中中资券商股持续放量走高,领涨港股大盘。在过去几个交易日进场资金推动下,中资券商股股价放量上扬,目前短期股价均线快速向上发散,中期均线开始向多头转变。
免责声明:本网所发所有文章,包括本网原创、编译及转发的第三方稿件及评论,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交易操作或投资决定请询问专业人士。
热门点击
-
- 【2.20】今日财经时讯及重要市场资讯
-
- 【2.19】今日财经时讯及重要市场资讯
-
- 【2.18】今日财经时讯及重要市场资讯
-
- 【2.17】今日财经时讯及重要市场资讯
-
- 澳储行宣布将利率下调至4.10% 使通胀回到目标水平仍是当务之急
-
- 上市煤企Whitehaven(ASX:WHC)半年利润大幅增长 维持本财年3500万吨至3950万吨产量指引
-
- a2 Milk奶粉(ASX :A2M)披露 2025上半财年业绩 首次推出派息分红 下月派发
-
- a2 Milk奶粉(ASX :A2M)披露 2025上半财年业绩 首次推出派息分红 下月派发
-
- 【异动股】Neurizon Therapeutics (ASX:NUZ)有望推进“渐冻症”候选药临试 股价应声大涨
-
- 澳洲工党政府颁布禁令并严打土地囤积 致力改善住房供给和可负担性 澳洲地产外来投资或转向
-
- 【异动股】Enlitic Inc (ASX:ENL)暴涨47%:与GE医疗合作 利用人工智能改变医学成像迁移
-
- 【2.21】今日财经时讯及重要市场资讯
-
- 四大行均预计澳储行周二降息 今年降息次数预期存分歧
-
- 83亿澳元!西澳超大型铁矿石资产出售 交易双方浮出水面
-
- CBA联邦银行称澳经济增长已放缓 预计最快下周降息 2025年将步入宽松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