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宫斗”背后:为何微软也撑不起奥特曼?
中新经纬11月20日电 (马静 周奕航)曾以ChatGPT引爆市场的人工智能公司OpenAI,近日因人事巨震再度成为市场焦点。
在经历一系列反转再反转后,当地时间20日,Twitch 前CEO Emmett Shear(埃米特·希尔)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确认了将担任OpenAI CEO一职,并称要调查前CEO Sam Altman(山姆·奥特曼)被罢免一事,要进行治理改革等。
然而,在这场广受关注的戏剧性人事变动中,为什么董事会能罢免投资人力挺的高管?新CEO上任后,OpenAI又将面临哪些调整?
连续反转,OpenAI经历人事巨震
OpenAI的人事变动调整在20日迎来了新一轮高潮:前CEO山姆·奥特曼携部分同事奔赴微软,Twitch前CEO埃米特·希尔则出任OpenAI新任CEO。但在此之前,CEO一职由谁来接任出现了不停的反转。
首先是当地时间11月17日,OpenAI突发声明,宣布公司CEO山姆·奥特曼将离开公司,时任CTO Mira Murati(米拉·穆拉蒂)被任命为临时CEO,立即生效。
作出解雇决定的是OpenAI的董事会。在相关声明中,董事会称,山姆·奥特曼在与董事会的沟通中并不一贯坦诚,阻碍了董事会履行职责的能力,并称“董事会对他继续领导OpenAI的能力不再有信心。”
随后,同样被解除董事会主席职务,但仍担任OpenAI总裁的Greg Brockman(格雷格·布洛克曼)也宣布辞职,并随后在社交媒体发布“小作文”描述了细节,透露出他和山姆·奥特曼被解聘事发突然。
当地时间11月18日,Tiger Global(老虎环球)、Thrive Capital(兴盛资本)以及红杉资本等多家OpenAI投资机构要求董事会复职山姆·奥特曼,且有投资者正在寻求OpenAI最大股东微软的帮助。
据媒体报道,米拉·穆拉蒂计划重新聘请刚被驱逐的CEO山姆·奥特曼以及前总裁格雷格·布洛克曼,职位尚未确定。与此同时,OpenAI董事会成员也在寻求另行聘请一位CEO。
截至发稿前的最新消息是,当地时间11月19日深夜,微软首席执行官纳德拉宣布,OpenAI创始人山姆·奥特曼和格雷格·布洛克曼将加入微软。纳德拉表示,奥特曼和布洛克曼及其同事将加入微软,领导一个新的高级AI研究团队。
中新经纬注意到,当地时间20日,埃米特·希尔在社交媒体发文称,在与家人商量并思考了几个小时后,接受了担任OpenAI CEO的邀请。他还表示将推出三项改革计划:一是聘请一位独立调查员深入调查事件的整个过程,并提供相应报告;二是继续尽可能多地与OpenAI员工、合作伙伴、投资人和客户交流,做好记录,分享要点;三是根据当前人员变动情况,推动对OpenAI管理层和领导团队改革。
为何“大金主”微软也无法左右人事任命?
OpenAI成立于2015年,由山姆·奥特曼与马斯克等人联合创立。不过马斯克于2018年离开了OpenAI董事会。2019年,OpenAI获得了微软10亿美元的投资。山姆·奥特曼于2020年开始担任OpenAI首席执行官。2022年底,基于GPT-3.5的人工智能对话机器人ChatGPT发布,掀起了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热潮,山姆·奥特曼也被称为“ChatGPT之父”。
OpenAI董事会成员共有6人。除前述被罢免的山姆·奥特曼和格雷格·布洛克曼外,有一位是该公司首席科学家Ilya Sutskever(伊利亚·苏茨克维)。另外3位为外部人士,分别是Quora首席执行官AdamD’Angelo(亚当·迪安杰罗)、技术企业家Tasha McCauley(塔莎·麦考利)以及乔治城安全与新兴技术中心的Helen Toner(海伦·托勒)。这三人与董事会现存的唯一一位内部人士伊利亚·苏茨克维一样,均为技术背景出身。
高管层面,OpenAI核心管理团队除山姆·奥特曼、格雷格·布洛克曼、伊利亚·苏茨克维外,还有CTO米拉·穆拉蒂、COO Brad Lightcap(布拉德·莱特凯普)等。
投资人方面,覆盖初创公司及投资机构生态的企业服务数据库公司Crunchbase显示,截至目前,OpenAI已经经历了8轮融资,募资总额为113亿美元,投资者包括微软、老虎环球、A16Z、K2、红杉、兴盛资本等十余家机构。
虽然市场有声音猜测山姆·奥特曼被罢免,跟其AI发展理念路线较为激进有关,但目前尚未有当事方的确认。OpenAI官网目前也未更新最新的人事任命。不过值得关注的是,在这一场人事巨震中,出现了董事会、投资人、高管三方互相博弈的局面。通常,董事会由股东选举,为何本该同一战线的投资人和董事会意见相左?
这和OpenAI独特的管理架构有关。据官网今年6月28日更新的内容,OpenAI成立初是非营利性机构,其使命是构建安全、有益的通用人工智能,造福人类。但由于捐款无法满足推进核心研究所需的计算能力和人才成本,影响其使命达成。于是成立了营利性的子公司,并通过一种特殊的治理架构来既保留非营利组织的核心使命、管理和监督职能,又能为实现使命筹集资金。
简要概括,该管理架构主要包含以下要点:
首先,营利性子公司完全由OpenAI非营利组织控制。营利性公司在法律上必须履行非营利性公司的使命,并通过从事研究、开发、商业化和其他核心业务来完成这一使命。
其次,非营利组织董事会将继续作为OpenAI所有活动的总管理机构,每位董事都必须履行其信托职责。同时,董事会以独立董事为主。独立董事不持有OpenAI股权,就连OpenAI的原CEO山姆·奥特曼也不直接持有股权。
再次,OpenAI对股权结构设置了上限,限制投资者和员工的最大财务回报,以激励平衡商业性与安全性和可持续性等方面的关系。且每位投资者和员工都必须遵守使命优先原则,即使以牺牲部分或全部的投资回报为代价。
OpenAI还在官网中提及了和微软的关系。微软对OpenAI有数十亿美元的投资,不过没有董事会席位,也没有控制权。OpenAI称,从一开始,微软就接受了他们的上限股权提议以及将AGI技术和治理留给非营利组织和全人类的请求。
“未来OpenAI的商业化道路还要做一些调整”
“OpenAI的这种管理架构是独一无二的,可以用‘怪胎’这样的词来描述。”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金融学教授郑志刚在接受中新经纬采访时表示,OpenAI并不是标准意义上的商业组织,它是非营利性组织的治理架构,但其中又纳入了商业元素,是双重架构。董事会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这以其非营利组织的章程作为授权的法律依据,因此董事会做出解聘等行为是合法合理的。
郑志刚提到,通常意义上,商业组织的董事会上面一定有股东大会,股东作为出资人要为决策承担后果。董事会做出人事任命等决议时,必须通过股东大会投票表决的方式做最后的裁决。
他还表示,OpenAI的这种管理架构很难复制,作为一个矛盾的统一体,它一方面强调公益愿景,但又面临大规模融资的现实困难。“但资本市场是无利不起早,随着公司越做越大,这种复合体治理模式也将会面临越来越严重的冲突,山姆·奥特曼被解聘,其实就是内在冲突的长期结果,太关注公益性反而给其最终能否成功带来了不稳定性。”郑志刚称,OpenAI及其董事会成员以及新上任的CEO等都将面临挑战,即如何平衡公益愿景和研发融资,短期内要对这个问题做一个清楚的回答。
“现在山姆·奥特曼被解聘后,未来OpenAI的商业化道路还要做更大实质性的改善。因为要实现伟大愿景,必须借助商业化道路,这意味着目前的董事会等治理模式要改变。”郑志刚认为,伟大愿景事业发展是有阶段的,在研发阶段,考虑太多公益性并不现实,因为需要大量外部资金支持。但一旦成为一个成熟产品,可以更多考虑公益性。
“我将推动组织变革,包括在必要时大力推动重大治理变革,并在30天的时间里逐步推进。OpenAI的稳定和成功太重要了,不能允许动荡像这样扰乱它们。我也将努力解决关键问题,尽管在许多情况下,我相信可能需要超过一个月的时间才能取得真正的进展。”20日,埃米特·希尔在公开发文中对治理改革如是说。
(更多报道线索,请联系本文作者马静,邮箱:majing@chinanews.com.cn)(中新经纬APP)
(文中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责任编辑:罗琨 李中元
文章来源:中新经纬
相关阅读
-
OpenAI计划在未来几周内发布GPT-4.5模型 未来将推出整合多项技术的GPT-5
当地时间周三(2月12日),人工智能(AI)研究公司OpenAI首席执行官奥尔特曼宣布,OpenAI将在未来几个月内推出名为GPT-5的模型,该模型将整合OpenAI的大量技术,包括o3,并应用于聊天机器人ChatGPT以及API平台。
-
最新!拒绝马斯克后 OpenAI首席执行官奥尔特曼:希望与中国合作 这很重要
2月11日,美国企业家埃隆·马斯克等投资人当地时间2月10日提议“以974亿美元竞购”由其参与创建的美国开放人工智能研究中心(OpenAI)的非营利性母公司。
-
OpenAI首款自研AI芯片据悉即将完成,明年料将量产
据媒体报道,OpenAI正在推进计划,通过自主研发第一代内部人工智能(AI)芯片来减少对英伟达芯片供应的依赖。
-
OpenAI前高管创立的AI公司据称洽谈融资 估值或达200亿美元
据媒体援引消息人士报道,人工智能(AI)初创公司Safe Superintelligence(SSI)正在洽谈新一轮融资,估值可能达到至少200亿美元。
-
据称软银将携巨款入局 OpenAI估值有望升至3000亿
媒体报道,消息人士透露,日本软银集团即将敲定对美国OpenAI公司400亿美元的投资。消息人士补充道,软银将在未来12到24个月内支付这笔资金, 第一笔付款最早将于今年春季到位。
-
OpenAI继续推进“星际之门”项目 正在美国各州评估数据中心选址
OpenAI周四宣布,它正在评估美国哪些地区适合作为“星际之门”(Stargate)项目的数据中心所在地,并将该项目视为美国能否在全球人工智能(AI)竞赛中保持领先的关键事项。
-
软银联手OpenAI成立合资公司 打造日本的人工智能帝国
当地时间周一(2月3日),软银集团在官网宣布,OpenAI将与其成立一家名为“SB OpenAI Japan”的合资公司,合作开发和推广高级企业人工智能“Cristal intelligence”。
-
OpenAI上架推理模型o3-mini 首次向免费用户开放推理功能
面对“东方AI力量”的压力,美国OpenAI公司周五正式上线竞品推理模型o3-mini,并首次向免费用户开放推理模型。
免责声明:本网所发所有文章,包括本网原创、编译及转发的第三方稿件及评论,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交易操作或投资决定请询问专业人士。
热门点击
-
- 【2.20】今日财经时讯及重要市场资讯
-
- 【2.19】今日财经时讯及重要市场资讯
-
- 【2.18】今日财经时讯及重要市场资讯
-
- 【2.17】今日财经时讯及重要市场资讯
-
- 澳储行宣布将利率下调至4.10% 使通胀回到目标水平仍是当务之急
-
- a2 Milk奶粉(ASX :A2M)披露 2025上半财年业绩 首次推出派息分红 下月派发
-
- 上市煤企Whitehaven(ASX:WHC)半年利润大幅增长 维持本财年3500万吨至3950万吨产量指引
-
- a2 Milk奶粉(ASX :A2M)披露 2025上半财年业绩 首次推出派息分红 下月派发
-
- 【异动股】Neurizon Therapeutics (ASX:NUZ)有望推进“渐冻症”候选药临试 股价应声大涨
-
- 澳洲工党政府颁布禁令并严打土地囤积 致力改善住房供给和可负担性 澳洲地产外来投资或转向
-
- 【异动股】Enlitic Inc (ASX:ENL)暴涨47%:与GE医疗合作 利用人工智能改变医学成像迁移
-
- 【2.21】今日财经时讯及重要市场资讯
-
- 四大行均预计澳储行周二降息 今年降息次数预期存分歧
-
- 83亿澳元!西澳超大型铁矿石资产出售 交易双方浮出水面
-
- CBA联邦银行称澳经济增长已放缓 预计最快下周降息 2025年将步入宽松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