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2016年业绩受到山东疫苗案事件影响之后,创业板公司沃森生物(300142.SZ)的2017年成绩单恐再次遭遇“变脸”。截至1月29日收盘,沃森生物报收19.52元/股,跌幅近2%。
2018年1月中旬,沃森生物披露的《2017年度业绩预告修正公告》显示,其将2017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由盈利调整为亏损5.34亿元-5.39亿元。
时代周报记者注意到,沃森生物业绩预测由盈转亏,直接原因指向其在2012年寻求外延式发展时的一个并购标的—河北大安制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河北大安”)及其相关的业绩对赌。
前后长达4年的时间,沃森生物曾花费巨资收购资不抵债的河北大安,最终却转让了这家企业的大部分股权,如今更因此陷入巨额亏损。
沃森生物创立于2001年,于2010年上市,系国内从事疫苗、血液制品等生物药品研发、生产、销售的生物制药企业,曾被认为是中国疫苗行业的白马股。
回顾沃森生物并购史,在上市后的7年多时间里,其曾多次出击并购,但却时而碰壁,此前其收购的山东实杰更卷入2016年震惊全国的疫苗案。
不过,这起事件并未能动摇沃森生物在疫苗行业做大做强的决心。目前,公司业绩依然全靠自主生产的疫苗支撑,随着早期的研发项目积累,公司的产品梯队陆续补齐。
预亏超5亿
沃森生物给出业绩“变脸”的主要理由为河北大安赔付责任预计造成净利润亏损4.57亿元;债权转股权计划未实施增加财务费用,及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计提,导致亏损增加1.10亿元。
沃森生物同时表示,预计2017年公司非经常性损益金额约为-2.48亿元,与2017年11月2日业绩预告非经常性损益金额4800万元比差异-2.96亿元,主要原因系公司承担河北大安赔付责任所致,上年同期非经常性损益金额为2.16亿元。
公告一出,外界颇为错愕。因为在2017年11月2日,沃森生物当时发布《业绩预告》称,预计2017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盈利3000万元-5100万元。短短2个月时间,两次业绩差异区间为亏损5.64亿-5.90亿元。
公开资料显示,河北大安系一家血液制品公司,曾系沃森生物子公司,后向博晖创新(300318.SZ)实际控制人杜江涛陆续转让了部分股权。
在沃森生物股权转让后,河北大安的股东陆续变更为博晖创新(48.00%)、杜江涛(31.65%)、沃森生物(14%)、翟晓枫(4.92%)和深圳前海煌基资本管理有限公司(1.43%)
1月15日,深交所创业板公司管理部向沃森生物发去问询函,宣称对此次业绩变动表示关注。对于此次业绩“变脸”,沃森生物方面有关人士对时代周报记者回应称,已就此业绩调整情况,向监管机构进行说明。
对于两次业绩预告的差异情况,沃森生物在回复证监会云南监管局的函件中指出,因首次业绩预告时间较早,分析评估或有会计事项影响业绩依据未能充分获得,导致业绩差异较大。
值得注意的是,沃森生物分别于2017年10月30日、11月2日披露的公司2017年第三季度报告与2017年度业绩预告,均未就河北大安可能发生的股权赔付事项对公司2017年度净利润的影响作出预计。
对此,沃森生物宣称,主要原因在于,公司未取得交易对方杜江涛对于河北大安可能存在股权赔付事项,以及是否可能要求公司履行相应补偿责任的确认。同时,公司所获取信息不足以对河北大安可能发生的股权赔付事项,对公司2017年度净利润的影响作出准确估计。
“公司在无法了解可能何时赔付、可能赔付金额等关键信息时,缺乏对河北大安可能发生的股权赔付事项,对公司2017年度净利润的影响作出准确估计的充分依据。”沃森生物称。
这样的回复显然不能消除公众的疑惑。有投资者质疑,作为河北大安持股14%的股东,沃森生物不太可能不知晓河北大安的运营情况。
沃森生物在回复函中指出,公司仍然在河北大安保持两名董事席位与一名监事席位,通过参加董事会、股东会等方式持续参与河北大安的重大经营决策,防范重大风险,同时通过不定期派相关人员专程赴河北大安现场了解情况、保持与河北大安经营管理人员的会面、电话沟通、口头询问等措施,及时了解掌握河北大安的重大事项以及经营情况。
“截至首次业绩预测时,公司缺乏该事项对2017年度净利润影响作出准确估计的充分依据,因此未对该事项进行提示,但公司在此过程中并不存在故意隐瞒和疏忽遗漏的情况。”沃森生物解释称。
业绩豪赌遇挫
河北大安及其相关的业绩对赌是沃森生物业绩预告从盈转亏的直接原因。
据时代周报记者梳理发现,河北大安成立于2004年,沃森生物曾以血制品业务纳入战略重心为由,于2012年9月、2013年6月,分别以5.29亿元、3.37亿元的价格收购血制品公司河北大安55%、35%的股权。沃森生物两次共耗资8.66亿元,从而持有河北大安90%的股权。
值得关注的是,2012年9月收购时,据立信资产评估公司出具的报告,由于新厂区建设、GMP认证以及生产工艺变更的药品注册批件的申请,河北大安自2007年停产至彼时始终未能生产及对外销售,因此一直处于亏损状态。2012年河北大安亏损6779万元。
此外,依靠大量的股东借款和民间借款维持停产期间下属单采血浆站血浆采集、新厂区固定资产的建设投入,以及公司的日常运营,导致公司面临资不抵债的状况。即使在如此情况下,沃森生物仍执意要耗费巨资收购。
而仅过了一年之后,沃森生物就甩手转让河北大安部分股权。2014年10月,沃森生物转让46%股权给博晖创新实际控制人杜江涛,作价6.35亿元,河北大安股权整体估值13.80亿元,并签署了相关对赌协议。此次转让结束后,沃森生物持有河北大安44%的股权。
2016年3月,河北大安的注册资本由1.43亿元增至5亿元,沃森生物持有河北大安的股权增加至45.65%。当时,河北大安已开始盈利,截至2015年12月31日,净利润为877.05万元。
2016年12月,沃森生物将所持有的河北大安31.65%股权再次转让给杜江涛,股权转让价款合计4.53亿元。此轮转让后,沃森生物持有河北大安14%的股权。
沃森生物公告称,根据公司的战略目标,在充分研究分析了国内生物产业发展态势及其竞争格局的情形下,公司拟转让所持有的大安制药31.65%股权,有利于公司集中资源,聚焦于新型疫苗、单抗药物产业等核心战略目标的发展。
据沃森生物、杜江涛以及博晖创新签署的协议,沃森生物将协助加快提高河北大安血浆采集规模,确保河北大安2017年、2018年、2019年,年血浆采集规模分别不低于150吨、200吨、250吨。河北大安形成上述血浆采集规模的95%时,即为承诺完成。
否则,沃森生物将以1元价格向博晖创新转让一定比例的大安制药股权作为补偿(每一年的补偿比例根据协议具体约定执行)。股权补偿以沃森生物所持目标公司股权为限。
截至2017年12月31日,经河北大安统计,其2017年已实现的血浆采集量为91.13吨,未能达到142.5吨的最低承诺值。
“近日公司与杜江涛就其履行上述协议约定事项达成一致意见,杜江涛按约定向公司赔付河北大安股权。”博晖创新2018年1月初披露称,根据河北大安统计的2017年血浆采集量及上述协议约定计算公式,杜江涛向公司履行赔付义务的股权数量为29.72%。
值得注意关注的是,股权赔付后,河北大安100%股权,将分别由博晖创新(77.72%)、杜江涛(1.93%)、沃森生物(14.00%)等持有。
疫苗独撑业绩
沃森生物曾经风光无限。2010年上市时,IPO发行价95元/股,市盈率133倍,上市首日市值最高超过150亿元。其甚至被某些机构称为“值得一生珍藏”的创业板“精英”公司。
但上市之后,沃森生物业绩出现“大变脸”,从而遭到市场无情的抛售。直到目前,沃森生物的股价早已跌破发行价。截至1月26日收盘,股价报收19.83元/股,总市值304.87亿元。
在市值较高的情况下,沃森生物的业绩却中规中矩。2017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2.57亿元,同比下滑12.3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4301.62万元,同比增长73.43%。
报告期内,沃森生物主要生产和销售的自主疫苗产品为: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西林瓶型和预灌封型)、冻干A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ACYW135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和A群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公司23价肺炎疫苗和百白破疫苗也已获得批签发并上市销售。
沃森生物当时称,2017年下半年,公司将继续保持自主疫苗产品收入持续增长的势头,重点推进23价肺炎疫苗上市,确保公司业绩显现产品叠加效应。
事实上,沃森生物的23价肺炎疫苗正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根据默沙东和赛诺菲巴斯德公司2016年财报及我国疫苗批签发数据,2016年全球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销售额约7.5 亿美元,其中国内市场1亿-1.5亿美元,我国目前的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的使用主要集中在低年龄段人群,而在高年龄段的成人市场的使用量很少。
据不完全估计,我国老年人、吸烟人群、慢性病患者合计不少于3亿人,未来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市场潜力巨大。根据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生物制品批签发数据,2016年国内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仅有默沙东与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有批签发。该疫苗2016年批签发数量约369万剂,2010-2016年平均批签发数量约为633万剂。
除了疫苗之外,沃森生物的单抗药物亦有新进展。
2017年12月30日,沃森生物披露称,控股子公司嘉和生物药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嘉和生物”)自主创新研发的GB223注射液(重组抗RANKL人源化单抗,以下简称“本药物”)获得CFDA批准进入临床研究。
目前国际上针对RANKL靶点已经上市的产品为Amgen(安进公司)公司的狄诺塞麦(通用名:Denosumab),Denosumab已在2010年被美国FDA批准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症,商品名为Prolia?。
2011年,Denosumab获批用于治疗骨转移瘤,商品名为Xegva?。2015年,Prolia?的全球销售额为13.12亿美元,Xgeva?的全球销售额为15.13亿美元,两者合计达28.25亿美元。2016年,Prolia?与Xgeva?全球销售额合计为34亿美元。
值得关注的是,国内目前暂无同类药品上市。然而,在研发方面,目前国内数家企业都正在针对相同靶点的药物开展临床前及临床研究。
2018年1月25日晚间,沃森生物再次披露,嘉和生物获得CFDA批准,进入第二个适应症的临床试验。
在一连串利好因素刺激下,沃森生物股价在2017年8月份以来持续上扬。特别是2018年以来,1月2日-12日,沃森生物股价连续上涨,累计涨幅9.05%,同期创业板指仅涨0.91%。对此股价大幅上涨,遭到深交所问询。
1月12日,沃森生物公告13价肺炎疫苗Ⅲ期临床试验结果达到预设评价标准。交易所要求沃森生物报备知悉13价肺炎疫苗申报进展的内幕信息知情人名单,并请自查相关知情人员是否存在利用内幕信息进行股票买卖的行为等。
(原标题:从盈利到巨亏 沃森生物业绩变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