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战里的套路和陷阱
2018-03-28 11:57:55
来源: 格上财富
编辑:E001 文章类型:转载
2016年11月8日,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大洋彼岸的A股连续大涨为其庆功,并向胜选的特朗普大大和败选的希拉里阿姨展示了全球独家、别无分号的道贺方式:上市公司川大智胜大涨6%,一度冲击涨停;上市公司西仪股份大跌9%,一度冲击跌停。
这种智障式的隔空表白,在对岸眼里只是个笑话。刚开始中国吃瓜群众们看热闹不嫌事儿大,经常嘲笑他的蹩脚政策和推特治国,没想到上周特朗普发动贸易战,宛如一记重拳,引爆全国舆论。贸易战还没打,昔日为特朗普欢呼的A股就率先带路投降,两个交易日跌幅超过150个点。
无论子弹射向什么方向,A股总会捂住胸口率先倒地,这也是铁律了。
打贸易战这种事儿,在中国人看来陌生而新鲜,但在做了一百年全球霸主的美国人手上,就是一种驾轻就熟的家常便饭。事实上,每一个威胁过美国产业结构和贸易收支的国家,都被美国的贸易炮火轰击过,其中延续时间最长、交手次数最多、付出代价最大,就是日本。
日美贸易战从60年代一直打到90年代初。90年代中期之后,大型贸易对抗基本偃旗息鼓,背景是日本已经掉入了“失去的二十年”的深渊,美国凭借信息产业再度繁荣。但跟一般人想象的不一样的是:日本的失败,90%是由日本人自己的战略失误而造成,美国的直接打击只占其中10%。
用一句简单的话来说 就是:为了对冲美国贸易战对本国经济的影响,日本做了一系列错误的战略决策,进而在国内造成了比贸易战惨重十倍的后果,最后错失了人口老龄化之前的战略窗口期和机遇期,跌落进了“失去的二十年”。
所以,日本的案例对中国极为重要,尤其是当时的日本和现在的中国,都在人口全面老龄化的前夜,稍微不慎,战略失误就会影响未来的整整几代人。况且1980年代的日本已经是发达国家,“失去的二十年”里日本国民仍然保持非常高的生活水准,这些条件中国不具备,所以中国需要更加谨慎。
本文将通过回顾日美贸易战,讲述这场战争里的套路和陷阱,以及日本是如何在的巨大压力之下操作变形,最终做出了扭曲而愚蠢的战略失误。通过回顾这些往事,才能真正理解现阶段高层的应对举动。本文将分四个部分,
1. 起:日美贸易战历史回顾
2. 承:阵脚自乱的战略惨败
3. 转:中国脚下相同的陷阱
4. 合:永不过时的韬光养晦
下面进入正文部分。
1. 起:日美贸易战历史回顾
日美贸易战肇始于1960年代,激化于1970年代,高潮于1980年代,基本上跟日本制造业的重生、崛起、鼎盛三个阶段相契合。从1960-1990这三十多年间,日美之间爆发了无数次贸易纠纷,其中行业层面的大型贸易战共有6次,宏观层面的贸易决战有2次。其中6次行业贸易战分别是:
1. 纺织品战(1957年-1972年):日本纺织品从1950s年代开始抢占美国市场,是最早进入美国贸易保护者视野的日本商品。1957年开始密集通过限制日本纺织品的法案,最终以日本”自愿限制出口“的妥协而告终。
2. 钢铁战(1968年-1978年):日本钢铁行业接棒纺织行业,在1970年代成为对美出口主力,并遭到美国钢铁行业工会的强烈阻击,1977年美国发起反倾销起诉,最终以日本”自愿限制出口“的妥协而告终,日本钢铁业在10年内被迫3次自主限制对美出口。
3.彩电战(1970年-1980年):1970年开始,日本家电行业开始崛起,在70年后期接棒钢铁行业,巅峰时对美出口占彩电出口的90%,囊括三成美国市场份额。1977年美日签订贸易协议,日本”自愿限制出口“。
4. 汽车战(1979年-1987年):日美贸易战中最激烈的一场。1980年代,日本汽车接棒家电行业,成为日本赚钱高额贸易顺差的核心产业,对美出口U飙升,对美国就业造成大规模影响,进而导致全美范围内的抗议潮。最终以日本汽车厂家赴美投资、自愿限制出口、取消国内关税等妥协手段告终。
5. 半导体战(1987年-1991年):在半导体行业的早期,日本凭借低价芯片对美国产业造成重大冲击,美国以反倾销、反投资、反并购等手段进行贸易保护,最高时对相关产品加收100%关税。最终以日本对美出口产品进行价格管制等手段结束。
6. 电信战(1980年-1995年):1980年代开始,美国用贸易保护条款来敲开日本电信行业大门,1985年在里根vs中曾根峰会上,美日共同启动了电信行业开放,最终移除了日本在电信行业的贸易壁垒,系统性的开放了全市场。
上述便是美日之间爆发的6次行业层面的贸易战。中国目前遭遇的威胁和恐吓,日本人当年全都经历过,而且有过之而无不及,不过从文字层面,你很难感受到当年两国行业之间的剑拔弩张,下面用三张老照片,来让大家直观地感受一下当年白热化的战况。
第一张照片拍摄于1981年3月,图片中两个美国汽车工会( United Auto Workers,UAW)的工人正在砸一辆丰田卡罗拉汽车。图中牌子上写着:“如果要在美国卖车,那就得在美国生产!”。
第二张照片拍摄于1982年9月,图片中两位美国人Jim Coleman和Charlie Cobb正在向一辆日本车挥舞着锤子。这次砸车是由北印第安纳州工会组织和赞助,邀请路人砸日本车,每砸一锤给1美元,全民来玩,多砸多赚。
第三张照片拍摄于1987年7月,图片中9名美国国会议员抡起大锤砸烂了日本东芝公司生产的一台收音机,以此来抗议日本向前苏联出售军用级电脑制导多轴铣床。后来这段录像被日本各大电视台反复播放,造成了相当大的影响。
回顾历史可以看到,特朗普政府发动的对华贸易战,相比当年的日美贸易战,当前的量级只能算是毛毛雨。那会儿的美国群众也很给力,爱文斗更爱武斗,除了没用U型锁砸自己同胞之外,基本上能上的手段都上了。
当然,这些行业层面的贸易战的威力,很像李梅将军投向东京的燃烧弹:声势浩大却伤不了筋骨。跟当年向广岛长崎投掷两颗原子弹来结束战争一样,美国人这次也发动了两次宏观层面贸易决战,试图一劳永逸地解决日本。
1. 结构总决战(1989年-1994年):1989年美国发起了全行业级别的贸易决战:启动超级301条款,要求日本开放部分国内市场,并直接强制日本修改国内经济政策和方针,如逼迫日本承诺公共投资开支、修改不利外企的法律、调查商品价格等,最终与日本签订了“美日结构性贸易障碍协议”。
这里面充满辛酸往事,比如美国要求日本制定公共事业投资计划,大藏省官员本想给口头承诺蒙混过关,但美方强制要求白纸黑字,而且周期要是10年。日本人做了10年400万亿日元的计划送去审阅,被告知要再加30万亿。当时日本副首相说:“不能惹怒美国,美国要这么说了那也没办法,再追加30万亿吧。”屈辱至极。
2. 汇率总决战(1985年):一系列的行业贸易战,并没有改善美国的贸易逆差,所以美国又将原因归结为美元汇率的高估。1985年,在美国的主导和强制下,美、日、德、法、英等五国在纽约广场饭店举行会议,达成五国政府联合干预外汇市场,诱导美元对主要货币的汇率有秩序地贬值,以解决美国巨额贸易赤字问题,这就是大名鼎鼎的“The Plaza Accord(广场协议)”。
上面是广岛协议签署时一张充满隐喻的照片,注意坐在美国财政部长James Baker高大阴影里的日本财长竹下登,彼时的他并不知道,这份”协商“得来的协议,将会引发日本政府一连串的政策失误,最终导致一场史无前例的战略惨败。
2. 承:阵脚自乱的战略惨败
在欧美的军事届,一直对于日本有这样一种评价:“长于战术,短于战略”,用中国人的大白话来讲,就是“算小账特别清楚,算大帐总是糊涂”。能够证明这个结论的案例数不胜数,比如侵华战争时放弃沿华北平原自北向南快速推进,而是选择自东向西沿长江水域进攻。
在日美贸易战方面,事情同样如此。具体可以用了两句话来总结:
1.美国发起的贸易战,声势浩大天雷滚滚,事后证明并没有阻止日本相关产业的崛起,美国贸易不平衡问题也并没有得到解决。
2. 广场协议后,日元升值导致贸易顺差减少,经济通胀双双下行,为了提振内需对冲贸易战,日本采取了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最终造成疯狂的地产泡沫。
对于“贸易战并没有阻止日本产业崛起”这个结论,下面的3张图,就可以把这个结论看的清清楚楚:
第一张图:图中显示了日本两大先进制造业电子产业和汽车产业的贸易收支变化,反映了这两个产业在全球的竞争力。可以很清楚地看出,两大行业在90年代一直保持强劲的贸易盈余能力,汽车行业更是一路凯歌。电子行业直到2000年后才开始式微,且败于台韩而非美国贸易战。(本图出自《日本电子产业兴衰录》[日]西村吉雄)
第二张图:图中显示了日美贸易战最激烈的行业:汽车行业,并没有应为贸易保护而改变很多。美国本土汽车公司份额的失去一只持续到2000年,与此同时日本汽车占美国市场份额不断提升(通过大量在美国设厂实现,本图出自兴业证券王涵研究报告)。
第三张图:图中显示日美贸易逆差问题并没有因为贸易战而减少,7场行业贸易战每次都能拉动逆差短暂下行,但很快又被日本收复失地。最后的2场系统贸易战作用稍大,但1985-1990年的年均贸易逆差额仍为1971-1975年年均额的2倍。(本图出自国信证券董德志团队报告)。
上述三张图可以说明一切:贸易战并没有打击日本的高端产业,也并没有解决美日的逆差问题。但日本人在战略层面的短板,在应对贸易战时显露的淋漓尽致,最终国内政策在美国的强大压力之下阵脚自乱,出台了一系列昏头政策。后面的事情可以用两句话来总结:
在1986-1987年,疯狂压低利率,催生泡沫
在1989-1990年,疯狂货币紧缩,刺破泡沫
日本泡沫形成和破灭的过程,被中国的宏观决策者反复研究,因此在如何打造“花岗岩级别的泡沫”这方面,中国的房地产部门已经青出于蓝,只有证券监管部门未能领会精髓,2015年的股灾本质也是一场快速主动加杠杆,快速主动去杠杆的灾难。
总结从贸易战到地产泡沫的全过程就是:为了对冲贸易战带来的出口疲软和顺差减少,日本政府贸然用降低利率放松货币的手段来启动内需,造成了比贸易战损失大10倍的惨重失败。讽刺地是,美国发起贸易战的初衷也未能得到解决,只能说:
美国贸易战没能解决逆差,但解决了日本。
地产泡沫破灭对日本的影响,并非只是账面数字那么简单,它在很大程度上重塑了这个岛国的命运。30年过去了,凭借东亚模式崛起的中国再次来到了当年日本的境地,此时面对相同的套路和陷阱,未来的每一刻都会是步步惊心。
3. 转:中国脚下相同的陷阱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正值鼎盛时期,一大批描述日本崛起的书籍问世,最知名的当属傅高义(Ezra Feivel Vogel )撰写的《日本第一》(Japan as No.1),以及臭名昭著的石原慎太郎撰写的《日本可以说不》。1980年代,整个国家都处在一股战狼般的崛起情怀中。
但后来的事实证明,日本既没能做第一,也没办法说不,强国逻辑的著作被证明是一堆废纸,只有一本书正确地预言了日本的未来,那就是前《经济学人》主编Bill Emmott撰写的《太阳终将落下:为什么日本无法成为第一》,书中预言的人口老龄化、储蓄率下降、贸易顺差减少等最后都成为了现实。
事实上,日本最后一个战略机遇窗口就是1990-2004年这15年,到了2005年,日本人口死亡率首次超过出生率,人口转为自然下降,从此之后,任何经济刺激和鼓励消费的手段都是杯水车薪于事无补。所以,在1990年-2004年这个时间的战略决策,将影响这个国家未来几十年甚至上百年。
可叹的是,泡沫破灭后,整个国家在90年代进入到了辜朝明所说的“资产负债表衰退”中:企业和家庭致力于负债最小化,用大白话就是努力赚钱还债,而非赚钱后投资再生产,这导致无论如何降息和宽松,都无法刺激企业投资,导致经济陷入长期通缩和萧条。
更为深远的影响是:泡沫后的日本社会陷入一种低沉的状态中,年轻人不仅更加不想生孩子,也丧失了60-80年代的那种活力和创新,一代年轻人被称之为“平成废物”,最近更是有“消失的100万日本人-逃避虽可耻但有用”等文章曝光,这是日本错失互联网时代的一个重要原因。
假如日本当前的一个政治家穿越回到1985年,他一定会推动下面的这些政策:
1. 重金鼓励生育
2. 抑制泡沫投机
3. 加快产业升级
4. 提升经济活力
但历史没有后悔药,一场贸易战,以及它引发的错误政策,将所有能挽救民族命运的措施消弭殆尽。人口每年减少几十万的日本,像一艘滑向深渊的巨船,100个安倍经济学也无法将其拉回。
中国在当前时间点,面临跟1990年日本几乎差不多的境遇:
1. 离人口减少还有15年
2. 房地产价格居高不下
3. 崛起过程被美国阻拦
4. 贸易战牵一发动全身
从日本的案例中可以看出,美国的贸易战无法阻挡中国部分产业的崛起,因为这些产业的背后是一整个国家的工业体系、教育体系和政策体系的结晶,没有几十年根本无法撼动。所以,本身贸易战并不能对中国优势产业造成致命影响(钢铁等行业不算)。
但是,贸易战本身会被证明杀伤力有限,但如何避免“以应对贸易战的名义急病乱投医”却很重要,远非某些媒体所说的“尔要战,便战”那样豪迈和轻松。中国要极力避免出现日本那样的自乱阵脚,比如下面这些昏招:
1. 为对冲贸易顺差下滑,再次启动房地产:已经有经济学者提出这项建议,“地产夜壶论”再次重现江湖。为了应对贸易战而继续吹大泡沫,就是当年日本的最大昏招,所以认真的讲,提出类似建议的都应该拉去枪毙。
2. 为应对外部压力,中断计划中的去杠杆:中国的“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计划按部就班实施,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如果被贸易战所打乱,市场再次出现水漫金山的情形,将为未来埋下无数地雷。
3. 为拉动和提振内需,再次鼓励居民加杠杆:中国居民杠杆率虽然不高,但由于养老和医疗的压力,再次提升空间有限。如果为了拉动内需强行鼓励加杠杆,将会导致生育率的进一步下降。
4. 为应对贸易战要求,减少对战略新兴产业的扶持:中国产业升级的关键,是需要再出现3~5个类似通信设备、高铁轨交的高附加值产业,前国家对新能源汽车和集成电路寄予厚望,集中天量资金扶持,绝对不能因为外部压力而中止。
上面是中国应该极力避免的昏招,至于正确的应对方式,其实老一代领导早就提出来过,只不过这两年随着强国语境的涌现和战狼精神的蔓延,慢慢不被重视罢了,那就是:韬光养晦。
4. 合:永不过时的韬光养晦
1992年1月2日,第九届“运筹与健康”老同志桥牌赛在人民大会堂118厅热闹举行,作为桥牌高手的总设计师拿下冠军,同时还获得了“桥牌大师”的称号,位居6级职业标准中的第三级,而在这前一天,镰刀锤子红旗从克林姆林宫坠落。
总设计师牌场上的老搭档聂卫平曾用12个字来总结他的牌风:“守得紧、攻得狠、叫得准、打得稳。”
老一辈革命家戎马一生南征北战,但在“韬光养晦”这个问题上一点儿都不含糊。在退休之前,他提出的28字方针,字字珠玑:“冷静观察,稳住脚跟,沉着应付,韬光养晦,善于守拙,绝不当头,有所作为。”
有人会疑问:我们现在全球第二强了,为何还要韬光养晦呢?其实韬光养晦的情况有两点:一是实力弱小,二是身有硬伤。我们已经早过了实力弱小的阶段,但我们现在是有硬伤的,那就是人口和债务。
人口:如果纠缠于贸易战,10年之后美国人口结构基本没变化,你却全面进入老龄化了,该未雨绸缪的事情因为战略精力被分散,没能集中精力实施。跳进这种陷阱是否值得?
债务:如果纠缠于贸易战,造成地缘政治升温,进口商品(如大豆玉米等)涨价叠加油价上涨,CPI飙升到3.0以上,经济全面通胀,美国再连续4次加息,国内利率跟不跟?如果跟的话,过去5年积累的债务怎么办?
想清楚这些问题,就大概清楚,中国应该排除干扰和噪声,继续集中精力将“去杠杆、扶产业”等既定方针给执行下去,不能让别人把战略注意力用套路和佯攻给吸引开。也能理解为何发展到了今天这个地步,“韬光养晦”理论仍然适用。
90年代初期,中国遭遇联合制裁,在外部压力最大的时刻,邓公仍然坚持说:“尽管西方七国制裁我们, 我们坚持一个方针:继续同美国打交道,搞好关系;同日本、欧洲国家也继续打交道,搞好关系。这一方针,一天都没有动摇过。中国度量是够大的,这点小风波吹不倒我们”(《邓小平文选》第 3卷)。
的确,当年那点小风波都吹不倒我们,今天这些风波更加吹不倒我们。邓公讲完这段话没多久,就爆发了海湾战争,美国寻求中国支持开战,中美就此缓和。所以,贸易战这种事情也是,说不定这一秒还在激烈地隔空嘴炮,下一秒就可能握手言和,这恐怕就是所谓国运吧。
国运这种事情,还真得多求多拜,平时我们看到别人赌国运发大财,却往往忘记了,自己也是国运的一份子,这事儿你没得选。
相关阅读
-
特朗普关税担忧加剧 美国银铜价格脱离国际基准一路飙升
据智通财经APP消息,纽约的铜和银期货价格飙升至国际基准价格之上,因为交易员加大押注美国当选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将对这两种金属征收高额进口关税,作为其全球贸易战升级的一部分。
-
加拿大考虑对铀等商品征收出口税 以应对特朗普的贸易战
据知情人士透露,加拿大目前正在研究对其出口到美国的主要商品征收出口税,包括铀、石油和钾肥等,以应对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可能发动的贸易战。
-
特朗普贸易战利空澳元 或跌破60美分
澳大利亚国民银行发布报告称,特朗普重返白宫后,贸易战可能会使澳元跌破60美分。如果中国通过使人民币贬值的方式来应对高关税,澳元回落至60美分以下的概率更高。
-
【11.29】今日财经时讯及重要市场资讯
美国总统拜登当地时间11月28日表示,希望当选总统特朗普重新考虑对墨西哥和加拿大征收关税的计划,称这可能会“破坏与亲密盟友的关系”。
-
拉加德:加征关税可能推高通胀 提议多买美国货避免贸易战
当地时间周四,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表示,美国和欧洲之间的贸易战可能会在短期内推高通胀,并提议欧洲民多买美国货以避免贸易战。
-
【G20观察】:阿尔巴尼斯总理今日出席G20峰会并将和习近平主席会晤 誓言捍卫开放经济和贸易自由化 (更新)
在维系全球经济增长的自由贸易体系受到潜在挑战,在全球经济增长前景被蒙上一层阴影之际,习近平主席和阿尔巴尼斯总理两位领导人本周的会晤,无疑令人期待。
-
澳财长Jim Chalmers:没有人可以从贸易战中获益
澳媒《澳洲金融评论》本周报道援引澳大利亚财长Jim Chalmers博士周一晚间在澳大利亚国际事务研究所会议上表示:“没有人能从贸易战中获胜,但我们比大多数人都面临更大的利害关系。”
-
【11.13】今日财经时讯及重要市场资讯
据界面新闻周三报道,当地时间11月12日,宁德时代董事长兼CEO曾毓群接受采访称,若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向中企在美投资电动车供应链敞开大门,宁德时代将考虑赴美建厂。
免责声明:本网所发所有文章,包括本网原创、编译及转发的第三方稿件及评论,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交易操作或投资决定请询问专业人士。
热门点击
本周本月
-
- 【1.14】今日财经时讯及重要市场资讯
-
- 【1.15】今日财经时讯及重要市场资讯
-
- 【1.13】今日财经时讯及重要市场资讯
-
- 【1.16】今日财经时讯及重要市场资讯
-
- ANZ澳新银行称最新通胀指标支持RBA下月降息25个基点 降息窗口或将在2月和8月打开 CBA联邦银行股价早盘下跌
-
- 【异动股】Myer Holdings (ASX:MYR)暴跌23%:零售业面临严峻形势 集团业绩承压
-
- 【异动股】个人投资者Xingchun Wang成为The Star Entertainment Group (ASX:SGR)大股东
-
- Yancoal 兖煤澳大利亚公司 (ASX:YAL)CEO辞职卸任 行业资深人士岳宁担任代理首席执行官
-
- 2024财年ASX澳交所上市锂矿公司仅有2家盈利 机构预测行业已触底 转暖需时日
-
- 铜金矿公司Xanadu Mines (ASX:XAM) 成功募资750万澳元 获基石股东紫金矿业战略增持!
-
- 传被公安机关带走 万科执行董事、总裁、首席执行官祝九胜深夜更新微信圈
-
- 【1.17】今日财经时讯及重要市场资讯
-
- 美国最新CPI数据出台 市场再度预计美联储近期降息 美股三大股市回升 德国股市创历史新高
-
- 【异动股】活牛贸易公司Wellard(ASX:WLD)暴涨106%:转让主营业务资产 交易收益返还股东
-
- 铜金矿公司Xanadu Mines (ASX:XAM) 成功募资750万澳元 获基石股东紫金矿业战略增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