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记者在武汉疫情前线的画面
2020-01-27 08:03:46
来源:视觉志
作者:布呐呐 文章类型:转载

在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殊死搏斗的战役中,有冲在前线的医护工作者,有四面八方前来支援武汉的医疗队,还有正在研究药物的科研人员。
但是人们忘了,还有许许多多冲在疫情前线的记者。每当有重大事件发生,记者不是在新闻现场,就是在前往新闻现场的路上。

他们站在风口浪尖,在突发事件面前,以最快的速度向外界还原事情的真相。这个时代,真正的记者永远不能缺席。
01
他们暗访野味市场,揭露残酷黑幕
就在去年的2019年12月31号,疫情刚刚爆出来的时候,澎湃新闻的记者暗访了疫情源头~ 武汉华南海鲜市场。
虽然商家说,卖野味的都关门了。但在市场深处,记者还是发现一家店里堆满铁笼,蛇皮袋内还装着来历不明的动物。

2020年1月21日,国家多部门联合下发通知,严厉打击野生动物违法违规交易。
可是,商家真的就这么乖乖听话吗?
随后,记者又在全国多地进行暗访,果不其然,还是有不法商家为了一己私欲,顶风作案。如果没有记者一次次调查真相,谁有勇气去揭露黑暗?

02
他们深入病区,带来最真实的一线实况
面对疫情,记者们冒着被传染的风险,不断冲进前线,带来最权威的疫情报道。因为离现场越近,就离真实越近。
1月20号晚,武汉市公布了61家发热门诊名单。紧急着21号上午,总台央视记者倪晶依来到人员密集的发热门诊,了解救治一线的最新情况。

1月15号到22号,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蒋晓平和摄像苗毅萌在武汉金银潭医院蹲点采访8天,经过多方协调,终于允许进入隔离病房外,进行采访拍摄。

他们跟随医生先进入「穿衣区」
在这里要穿上隔离服、鞋套,戴上手套、N95口罩。

接着,他们将进入「潜在污染区」,在这里,要先后经过风淋通道、紫外线消毒区进行消毒。

通过前两关,最后才进入「患者治疗区」,也就是隔离病房。
在这里,记者记录下了医护人员对病患进行治疗和护理的过程。每位患者从输液、量血糖、尿量等等所有的治疗情况都有详细记载。

为了能够让监护室外的医生清楚的掌握患者的情况,隔离重症监护室的护士,要将每一位患者的情况写在纸上反贴在玻璃上,每小时更换一次。

隔离病房的护士们每一个班至少4个小时,这4个小时不能喝水,不能上厕所。
正是这些珍贵画面,才让我们对隔离区的治疗和医护人员的防护,有了真正的认识。

1月22号,湖北经视《经视直播》记者童亮,也走进了隔离病房,实地探访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急救中心。

为了防止感染,他和医护人员一样。
手术隔离衣外面再套上一件白色的防护服。
衣服的领口和衣襟都用胶带封牢,
戴上N95的口罩后还加了一个面罩。

他也进入了隔离病房,
记录下医护人员治疗患者的珍贵画面。
有的医护人员正在给患者清理口腔。

有的患者不便下床,
医护人员便为其准备便盆。

还有重症病患在床上问:“是严重了吧?”
医护人员拉着患者的手说:“我们会尽量给你治。”

1月22号,
新京报记者马骏和赵志远来到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进行实地探访。

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
记者穿上了防护服,
跟随医护人员进入7号楼2层隔离区病房,
见到了正在治疗的患者们。

一位来自黄冈的患者对记者说,最开始以为是感冒没当回事,过了几天仍不见好转,通过CT才发现肺部有阴影,最终被确诊为新型肺炎。
转诊的时候,他已经陷入昏迷,但记得儿子曾对他说:“爸,我还没有结婚,你一定要看到我结婚。”所以在昏迷的两天,他一直没有闭眼睡觉,
害怕睡着了就醒不过来了。

面对这场疫情,我们有太多的疑惑。被传染的患者是怎么治疗的?医护人员的状况又是怎么样的?疫情会扩散到什么程度?
可是网上的各种信息又很难甄别,这时候,只有前线记者的报道,才是让我们最心安的理由。

03
他们直击风暴中心,逆行而上
他们直击风暴中心,逆行而上
1月23日,农历腊月廿九。来自人民网的记者崔东、王欲然从北京启程,前往疫情中心武汉。
他们乘坐的由北京飞往武汉的春运航班,上座率不到两成。当所有人都逃离“风暴中心”的时候,他们却逆行而上。

在机场的时候,崔东发了一条朋友圈:不久之后,我将与一位同事告别“空落落”的北京,直奔此刻的“风暴之眼”、疫情中心:江城武汉。从这一刻起,我们将每天记录并发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笼罩之下,我们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关于武汉与疫情的一切。

俩人也约定好,在武汉期间,尤其是外出工作,口罩要时刻戴着,全程都不能看到对方的全脸。这样就是怕万一自己感染了,也不连累另外的同伴。
他们说:“面对疫情,我们和武汉都没有太多时间去准备。走正确的路需要勇气,更需要智慧。一辈子里,能亲眼见证和记录一段历史,是记者的责任,也是幸运。”
落地武汉后,俩人便马不停蹄地工作。1月24日上午11点,两人前往武汉火神山医院的施工现场。

结束一天工作,已经是晚上7点,
大年三十俩人也没顾得上吃口年夜饭。

同样在1月23号,
多名新华社记者从北京赶往武汉增援报道。

1月24号除夕当晚,央视新闻增援团队的首批四名成员,星夜奔赴,前往武汉。
列车抵达河南信阳后,所有乘客下车。车上除了乘务人员外,就只剩下了这四位记者。

到达武汉之后,第二天一早他们就要和坚守在疫区一线的同事会和。
1月25日下午三点。央视新闻第二批增援记者前往武汉。

有记者说:
“我们不确定这场战役会持续多长时间,
但我们一定会用我们的镜头记录这里的一切。”

04
他们有温度有力量,用文字和镜头为普通人发声
1月26号,《长江日报》记者在直播武汉街头时,在镜头背后数次哽咽,嘴里反复说道:“武汉,一定会好起来的。”

《三联生活周刊》的记者连夜在武汉疫情一线采访,每天回来还要拖着疲惫的身体写稿,不断为我们传来最及时的消息。

武汉“封城”后,财新网的记者依旧留下来做实时报道。
其中一位记者发朋友圈说:“新闻人的本性我不能走,祈求我能像之前很多次幸运地那样有惊无险,完整归来。”

还有很多坚守在武汉一线的记者。他们甚至连充足的防护器具也没有,随时暴露在病毒的风险之下。
即便这样,他们也从未退缩,不停从前线为我们带来最及时的消息,消解人们的恐慌和不安。

为什么这时候要写这篇文章?
其实就是希望大家除了记住那些医护人员,科研人员,支援人员,也不要忘记在疫情一线的记者们。
他们也在逆行前往武汉,深入一线,调查最客观的真相。他们也深入医院隔离区,与重症病人进行相隔几十厘米的亲密接触
他们害怕吗?当然也害怕。
他们同样为人子女,为人父母,为人夫,为人妻。
说到底,他们也只是普通人罢了。
可是,他们却顶着身心各种压力,没有丝毫退缩。用镜头和文字,记录下那些珍贵的画面。光是这一点,他们就真的了不起。千言万语,谢谢他们做的一切,也请一定要保护好自己,愿每个人都能平安归来。
参考资料:
央视新闻、人民网、新京报、红星新闻、封面新闻、三联生活周刊、财新网、澎湃新闻、湖北经视、长江日报……
来源:视觉志
相关阅读
-
武汉征集购房资格管理工作意见限购区拟推“凭房票买房”政策
7月28日武汉市房管局发布公告,就加强购房资格管理工作向社会征求意见,拟在该市限购区域推出“凭房票买房”的政策。
-
守望与祝福,写入难忘青春记忆
芳丛锦簇水滨生,东湖绿道正葱茏。从新冠肺炎疫情汹涌而至的严冬大考,到4月8日武汉解封,4月26日武汉在院新冠肺炎患者清零,再到宣告湖北...
-
武汉病毒所专家携千份文件同全家“叛逃”欧洲 避难美国?
环球时报-环球网记者5月2日获悉,中科院武汉病毒所专家石正丽当日发布微信朋友圈,否认所谓“叛逃”谣言。
-
特朗普称COVID-19起源武汉 澳洲总理莫里森不认同此言论
在白宫举行的发布会上,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满怀信心地称,COVID-19起源于武汉一家病毒研究所,并推测该病毒可能是故意释放的。
-
看!武汉渐渐复苏的样子
4月6日晚,湖北武汉长江二桥灯光点亮正在有序重启的英雄之城。 赵广亮摄(人民视觉)武汉市民坐在标志性步行街楚河汉街乐高专卖店外聊天...
-
“把群众当成自己的亲人”
4月9日,春日的武汉阳光明媚,记者走进武汉市东湖风景区东湖新城社区,只见戴着口罩的居民在小区有序活动,商店、快递网点、理发店都开门了...
-
舱实 船稳 帆正
4月8日,经过76天的坚守,武汉解除离汉通道管控措施,迎来了从暂停到重启的时刻。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
-
【4.9】今日财经时讯及重要市场资讯
澳航(Qantas)董事会主席、前西农集团(Wesfarmers)CEO 理查德·戈德(Richard Goyder)对联邦政府六个月的商业停顿措施提出质疑,并敦促政府立即放宽限制措施。
免责声明:本网所发所有文章,包括本网原创、编译及转发的第三方稿件及评论,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交易操作或投资决定请询问专业人士。
热门点击
本周本月
-
- 【4.2】今日财经时讯及重要市场资讯
-
- 【4.1】今日财经时讯及重要市场资讯
-
- 明星投资者集结站位 Janus Electric借壳上市搅动风云!澳洲重卡运输电动化迎来“破局者” (上)
-
- 特朗普宣布全球关税征收计划 !10% “基准稅”和“对等关税”双双开征 (含关税征收税率排序名单)
-
- 【3.31】今日财经时讯及重要市场资讯
-
- 澳储行宣布将利率维持在4.10% 市场调低降息概率预测
-
- 阿尔巴尼斯总理回应美国关税征收决定 称关税征收无理毫无逻辑依据 损害两国关系
-
- 【澳洲大选动态】 彼得·达顿(Peter Dutton)领导的自由党联盟承诺: 若胜选将向昆士兰州华人博物馆提供22.5万澳元资助
-
- 新南威尔士州发现含致命尼塔佐酮的伪造药物 卫生部门发布紧急警告
-
- 【4.3】今日财经时讯及重要市场资讯
-
- 生活成本(Cost of Living)再度成为选民重要考量因素 工党、自由党纷纷发声
-
- 【异动股】ARTRYA (ASX:AYA)冠状动脉斑块成像AI诊断平台通过美国FDA审批
-
- 澳储行宣布将利率维持在4.10% 市场调低降息概率预测
-
- 重卡货运:支撑澳出口和国内物流贸易的重要产业 机遇面前面临碳减排和电气化两大挑战
-
- 澳洲房价中位数刷新历史纪录 悉尼逼近120万澳元大关